”
“他们说不定就一边数着从你那拿的钱,一边在背后骂你傻呢!”
“你...”
余积善深深一叹,只是固执己见地说道:
“儿子,有些话我跟你说了你可别不爱听:”
“人在做,天在看。”
“做好事肯定不是白费功夫,老天爷不会总让好人吃亏。”
“呵呵...”
余庆习惯性地翻了个白眼,满脸不屑地说道:
“爸,这事你跟老家的乡亲们说去!”
“当年的事你都忘了?”
“我这次回老家,他们可都还在背后骂骂咧咧地嚼你舌根呢!”
余积善被儿子狠狠噎了一下。
有些事说起来的确令人心寒:
他十几年前就凭借努力在近海市开起了属于自己的餐馆,在这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角色,但放在当年那个贫穷落后的老家农村里可就算是早早有出息的大人物了。
而余积善又天性善良,做好事不求回报,看到亲戚和乡亲家里有困难总会忍不住帮上一把。
这下好了...
乡亲们婚丧嫁娶,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闲着没事,就没有不来找他借钱的。
就连村里造桥铺路的公事,村干部都不忘在千里之外打个电话过来,跟余积善好好聊那国家倡导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大道理。
余积善一开始能帮的忙都帮了,能借的钱都借了,一时之间博得赞誉满满。
可是,人心哪有知足的?
还钱的一个都找不见,来借钱的反而越来越多。
而余积善就是一个开餐厅的厨子,又不是什么开扶贫基金的大老板,哪来那么多钱供他折腾?
升米恩,斗米仇。
在余积善因为经济问题接连几次向乡亲说“不”,又按捺不住向几个乡亲催着还钱之后...
他马上就从村里人见人爱的“余大善人”,变成了村民口中“一有钱就忘本的土豪劣绅”。
乡亲们不光没对余积善说过一次谢谢,反而还天天在背后念叨着他的自私和抠门。
他存着好心,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