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建设大步前进,文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余杭县正在日趋繁荣、昌盛、文明。
余杭县处于杭嘉湖平原和浙江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层次分明,分布连片。
大致以东苕溪为界,西为山地丘陵区,东为堆积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属天目山东麓和千里岗山脉余脉,占全县总面积38。
52%.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最高山峰是位于太平乡西端与临安县交界处的窑头山,海拔1095。
2米。
丘陵集中分布于县境西南、西北两翼。
堆积平原区为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县总面积的61。
48%.根据成因,可分为河谷、水网、滩涂三类平原及钱塘江水域四个地貌单元。
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南、中、北苕溪谷口至东苕溪一带,是全县耕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运河流域。
区内河流纵横,水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条件好,是全县多种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
滩涂平原主要分布在上塘河两岸至钱塘江一线,农业种植水旱皆宜,以旱地作物为主,是全县棉、麻、桑、麦、油菜子、瓜类的主产区。
钱塘江水域面积1073。
3公顷。
东苕溪、京杭运河、上塘河与钱塘江是流经县境的四大江河。
因地形差异,形成东、西两个不同水系:西部水系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水系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呈网状形。
钱塘江从县境东南边缘流过,通过七堡船闸与县境内河流沟通。
东苕溪:源出天目山马尖岗,由中桥乡入县境,接纳中苕溪、北苕溪后经瓶窑镇(瓶窑镇以上干流习惯称南苕溪)、安溪乡、獐山镇入德清县境。
境内长4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
85亿立方米,常年水深3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