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2/9)

br>
    又看向韩大老爷,似笑非笑道:“那边也是渔获丰盈。”

    韩家虽主营酒楼生意,鱼获也占家族产业中极大的一块,养了二十多条大小渔船。

    登州府每年的渔课土贡多赖韩家,故而虽有所谓“海禁”,衙门对韩家渔船往略远些的海域捕捞也是全然放任的。

    韩家不像陆家这样的海商,没有大型海船也不会往太远地方去,最长光顾的也就是近海这些岛屿了。

    实际上,不少渔户会偷偷出海往岛屿这边来的,这边海鱼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形成一个个渔场。

    地方志上也有记载:“每年小满后鱼大至,渔舟聚集,六十日鱼去即止,俗名海秋,是年得鱼则曰收海。”

    就现下这几日,韩家的渔船就当是已出海在岛屿附近开始捕捞了。

    韩家是登州本地户里最早投靠了沈瑞的家族,通风报信的事儿没少做,如今又在和八仙车马行以及顺风镖行合作客栈,是彻底上了沈知府这条船,因此也不怕底细曝光。

    韩大老爷毫不犹豫的承认道:“大人放心,如戚大人所说,那些岛上渔获极多,养活多少人小的不好估算,但小的敢应承,他们若要往外卖鱼,小的这边照市价全收!”

    他这番表态立时赢得了沈瑞与戚宣赞赏的笑容。

    韩大老爷便也笑得欢喜。

    而沈瑞给了他更大的惊喜。

    沈瑞道:“不光要捕,也要养海货,能更长远。不止是养鱼,本官记得有本农书上曾说,圈海若圈地,上层养藻,中层养贝,底层投石养海参养鳆鱼。”

    鳆鱼就是鲍鱼,早在宋时登莱的鲍鱼就名闻天下,杨彦龄笔记中曾说“登州所出(鳆鱼),其味珍绝。”

    做过五日登州太守的苏东坡还曾有一首《鳆鱼行》赞蓬莱鲍鱼美味。

    鲍鱼不止味美,其壳也能入药,只是十分难捉难捕,它生在海水中乱石上,若要捕捉,须得持铁铲泅水,如前人笔记所言“铲骤触,鳆不及觉,则可得;一再触,则粘石上,虽星碎其壳,亦胶结不脱。”

    正因其“难得”,所以价格才会一直居高不下。

    要是能如同养鸡养鸭般养它……

    韩大老爷闻言喜上眉梢,读书人真真不一样,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