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贤良的臣子(2/5)

真人才也,回头也送给朕两个使唤使唤。”

    陶商听刘协如此说,便知道马逊所言确实是八九不离十了。

    “陛下,大将军之位事关重大,臣年纪轻资历浅,又无尺寸之功于朝廷,贸贸然的册封我担任此要职,恐不服于天下。”

    刘协闻言顿时一愣。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对他陶商来说是一件惊喜,却是万万没有想到陶商对此事居然是一拒到底。

    前一段时间在濮阳,贾诩深夜前往见刘协,曾对他说近期之内,陶商很有可能会乘隙奉迎他离开濮阳。

    而届时陶商若是将天子接往彭城,那则代表了陶商乃是和董卓,李傕等人一样的奸诈之辈,绝不可信任!

    但陶商毕竟有太平公子的君子之名,他若是愿意让刘协独自立政,并为刘协的今后设想,相助他钳制各路诸侯,则代表此子乃是当世少有的忠臣志士,那请刘协一定要想办法笼络住他。

    刘协当时就问贾诩,当如何笼络住陶商?但贾诩这老狐狸却没有直说,而是给了刘协一个锦囊,让他需要的时候再打开便是。

    这并不是贾诩在刘协的面前故意装高深,而是一种迂回的心理战术,让年仅十三岁的刘协在一种恍惚神秘的错觉下,感受到这个锦囊中是可以挽救汉室的妙计,从而对其深信不疑。

    到了范县之后,刘协打开了锦囊,贾诩果然在其中对天子言明,忠臣志士就一定要以高位置之,如此才能驱使他心甘情愿的为天家所用。

    另外贾诩还间接的点明了刘协,告诉他陶商本人乃是太原王氏之婿,皇甫嵩之徒,而其弟陶应也是王允的名誉弟子。

    王允和皇甫嵩的忠贞,在刘协心中是有印象的,

    再加上贾诩的故作神秘,弄的这孩子对此陶商的人格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深信下,刘协按照贾诩为他设计的路,准备敕封陶商为大将军。

    不过老狐狸终于还是有一点漏算之处。

    他的谏言,是想让刘协能够在众诸侯抵达范县的时候,再册封陶商为大将军,以便让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

    问题是刘协毕竟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比起将近五十岁的贾诩,最缺的就是沉稳。

    通俗点来讲,就是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

    刘协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