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道:“县尊,县城兵马不足两千,若是这么冒冒然的前去,又是曹军又是泰山贼的,岂不等于送死吗?”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非也!眼下臧霸和太史慈二人也在泰山贼众的势力范围内,臧霸是想去劝降孙观,尹礼等贼众……但万一这些人都与昌豨同心的,他们共同降了曹操,那太史慈将军和臧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岂不危险?”
王凌闻言一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二人眼下对司马懿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个小子真是了不得!
平时没事睡的跟猪似的,怎么一有事的时候娘的比猴儿都精明?
司马懿继续道:“子义将军乃是老师的结拜兄弟,于情于理都不可不救,臧霸更是将来咱们破了泰山贼的关键!亦是不可不救……我和亮亮分任一县之长,老师各赐了我们一千张金陵连弩,王凌,你可速速命军中将士中善弓弩者配备此利器,此番前去,此物想必或可在关键时刻有大用处!”
王凌和严畯二人得了司马懿的命令,随即各自去办事了。
……
想办法乘隙泰山贼,钳制徐州和青州,在今后的北方三大枭雄的斗争中取得主动权,这就是贾诩想乘着曹操和陶商争夺淮南军时所达到的真正目地。
有的时候,一颗不起眼的小钉子,对于日后的大势纷争,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贾诩深深的明白这一点。
可惜的是,毒人自有毒人磨。
诡诈阴险的贾诩可能也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后生居然和他一样的毒辣,居然能在几篇公文中的蛛丝马迹中,看透他的想法。
……
陶商这边,待确认曹操已经确实撤走之后,张勋又开始对淮南的雷薄,陈兰,陈纪等人进行招降。
刘辟、龚都、周仓的黄巾军亦是已经入编了徐州军,待这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陶商便准备起兵拔寨,返回彭城。
陶商派人招呼赵云和纪灵等人,但却得到了他们的回复,他们要在吾县那边和诸葛亮一起,寻找两个很重要的人。
至于是什么人,他们在信上未作说明。
不是他们不想说,只是有些事还未确定,骤然向陶商胡乱禀报,不甚好。
陶商想不明白什么重要的人还值得这么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