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一千零一十一节 争权夺利(2)(3/6)

子以来,自春秋开始,礼崩乐坏,圣王之迹熄的世界,重新走入有圣王临朝,贤臣治世,刑措不用,画衣服而民不犯的崭新世界。

    那三王之后的新王时代!

    于是,如何选择,自不用说。

    明智的君王,从不会逆大势而行。

    何况,这天下大势与民心人望,都是在为汉家为刘氏统治的合法性与合理***。

    旁的不说,三世说发表后,特别是新丰宿麦亩产大爆后,这天下的学者、文人,以及他们可以影响的地主贵族豪强们,便都已经彻底的倒向了刘氏汉家。

    即使是素来与长安不对头的齐鲁吴楚地区的缓则们,现在也都乖乖的低下头来,成为了刘氏的忠臣孝子。

    太子刘据在会稽围湖时,地方豪强地主,还有些懒惰甚至抵触。

    要靠军队和官府的威权下场弹压、催促,才能推进工程进度。

    但,到了如今,引淮入汴工程一开始,便得到了整个徐州和河南郡、河内郡甚至河东郡的士民官吏的鼎力支持。

    工程进展速度非常快。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亦是大势所趋的可怕所在!

    这让这位陛下在感到欣慰和开怀之余,却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引导这力量为己所用。

    没有人会喜欢不受控制的力量。

    哪怕这力量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特别是君王!

    所以,天子向前微微一步,看着群臣,握着手里的斩白蛇剑,朗声道:“朕闻有士人议论说:夏之政忠,忠之弊,小人以野;故殷商承之以敬,敬之弊,小人以鬼;故周救之以文,文之弊,小人以薄,欲救薄,莫若以忠,此天之道循环往复也……”

    群臣听着,都是低下了头。

    五德终始说,是汉代流行最广的理论。

    基本上这个理论甚至已经推广到了连乡下不识字,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亭的农妇也知道,甚至懂得其意思。

    但,这对统治者,特别是君王来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五德终始,等于是说,汉之德迟早将衰,而汉之政迟早要亡。

    而且,会亡的很快。

    只要有新王顺应天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