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四天……
无数人一觉醒来,赫然发现,驰道上,出现了大量的商队。
而这些商队的旗号,每一家都是那么的响亮!
袁氏、杨氏、张氏、田氏、郑氏,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的巨贾家族。
除了这些大贾,关中列侯勋贵们的白手套们,也是浩浩荡荡,源源不断的从驰道上赶来。
其他地方知名的大贾,亦是为数不少!
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新丰工坊署的作坊主。
他们抵达鸿门县城后,旋即就进入了那个为汉军保护的赎身奴婢的临时居住处。
然后,无数人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家伙,笑嘻嘻的从那里,将一批批的奴婢带出来。
然后,让这些人穿上崭新的工装,又发给他们一袋粮食,一小袋盐与油,接着在新丰县丞陈万年、新丰工商署令吏桑钧、鸿门县令龚遂,县尉解延年的见证下,这些商贾与那些赎身奴婢,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契约。
契约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鸿门县与被赎身奴婢之间签订。
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这些人承认,自己欠下了鸿门县赎身费用若干,并承诺愿意服从鸿门管理,听从县衙吩咐,以偿还欠下的债务、利息。
然后,鸿门县与新丰县之间签订契约,内容同样简单——两县表示,愿意在共同‘建小康、兴太平’的道路上合作,并为此展开人员、官员的交流。
然后,鸿门县表示为了帮助新丰工坊园发展,愿意向新丰工坊园输送务工人员若干。
新丰方面表示,欢迎鸿门兄弟加入太孙殿下的大家庭,并愿给鸿门父老来新丰务工创造有利条件。
然后,新丰县衙方面,就和赶来的作坊主们签订合约。
将鸿门被赎身的奴婢们,派遣至各作坊从事作坊手工生产。
而作坊主们承诺,按月给付薪酬,并承担派遣至工坊的工人的生活费用、起居住宿。
并且,他们愿意立刻支付这些人的赎身费用!
没办法!
现在新丰的工坊产业,蒸蒸日上,产品行销整个关中,并辐射至河洛、齐楚、燕赵。
每天订单接到手软,他们唯一头疼的只有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