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节 鹰扬惧(1)(4/6)

匈奴,征讨不臣,素来忠心耿耿!”

    “便是浑邪,亦多有去其旧俗,以中国礼而为之者!”

    李广利听着,微微一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天子所言,是事实!

    而事实最难反驳!

    毕竟,诸夏从来不是一个会用血统来决定人的命运与未来的民族。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比起血统,中国文明更相信文化与教育。

    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而教育决定民族的未来。

    三王五帝以降,比起兵戈征服,先王与先民更重视教化的力量。

    哪怕是如今的汉室,歧视四夷,也只是因为他们的习俗、文化实在太落后,太黑暗了。

    但若是有文化、有制度,有礼仪的异族,那么汉室也郑重对待,平等交往。

    如汉室称巴克特里亚为大夏,后来又称罗马为大秦。

    故而,一时间殿中有些冷寂。

    终于,大鸿胪王也起身拜道:“臣也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鹰扬欲并辉渠、浑邪等部为汉,其后若西域诸国,乃至于羌氐之人,亦请为汉,陛下何以决断?”

    “臣闻匈奴以收继之昏,父子同庐而居,羌氐更为不堪,竟用饶妻之制!”

    “若其陋俗丑习,传入中国,臣恐天下纲常混乱,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如此天下亡矣!”说着,王也就长身顿首:“古人云:防微杜渐,则凶妖消灭,未雨绸缪,则邦国稳固……其望陛下明察之!”

    群臣纷纷出列,顿首拜道:“其望陛下明察之!”

    天子见着,微笑了起来。

    事到如今,他岂能不知,群臣的意思与态度?

    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们的目的,已然昭然若揭了。

    不过,这与天子的想法与盘算,差不多吻合在一起。

    所以,天子微微的转动了一下自己御座上的龙头,然后扶着御座起身,道:“卿等所言,朕已知之!”

    “只是……”他拿起在御案上摆着的那份奏疏,道:“朕还是觉得张子重所言,更有道理一些……”

    “先王之治法也,为子孙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