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节 疏勒会战(6)(4/7)

避战之想。

    因为他发现,比起匈奴人,西域诸国对汉军的畏惧与恐惧,更甚几分!

    若他派出麾下精锐,与汉军交战,一旦有所挫折,恐怕这些家伙立刻就能倒戈!

    即使不倒戈,到时候在乱军之中,他们也难免崩溃。

    届时,这些仆从军非但不能成为匈奴的助力,反而会变成累赘。

    与其受其拖累,反倒不如在一开始,就留有后手。

    以匈奴精锐为督战队,让各国仆从军去消耗汉军的精力与马力。

    然后再择机而动。

    使自身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走的有利局面。

    至于诸国仆从军?

    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正理!

    只是,这疏勒一战,终究还是做过一场。

    好在,李陵手里,还是有牌可以打。

    现在的情况是,他麾下本部及别部的匈奴骑兵,他不肯出动,也不愿出动。

    那是他的本钱,统治西域,弹压各国及内部的依凭。

    而西域各国的仆从军们,又畏惧汉军,催促他们上阵或许可以。

    但叫他们去死磕汉军,恐怕不现实。

    唯有刚刚征服的大宛降军们,军心可用!

    这些大宛人,刚刚经历国亡城破的打击。

    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的士兵们,都想着在新主人面前好好表现,争取认同,争得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毕竟,就算当狗,也是分等级的。

    最受宠爱的狗,是有肉吃,甚至能得到主人的宠爱。

    而最下等的狗,则只能吃其他狗的残羹。

    兼之,大宛人身在匈奴大军之中,见着军容鼎盛,信心满满。

    于是,不断的向李陵请战。

    李陵自是从善如流,恩威并施,将这些大宛降军哄的士气高涨,恨不得为主人先驱。

    而这些大宛降兵,数量足有七千。

    而且,在李陵看来,他们列阵而出,还真颇有些汉家材官精锐的味道。

    若以其为中坚,用西域各国兵马为辅,依靠着人数的优势,还真有可能在这疏勒境内,红河之畔,狠狠的咬下汉军的一块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