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一千两百二十三节 不甘(2)(4/6)

:“敢问父皇,儿臣到底会如乱家?”

    此刻,数十年来积累的不满、委屈、愤懑与不服,全部爆发出来。

    刘据想起了当年,天子东巡,封禅泰山,留下他监国。

    他审视诏狱与廷尉监狱,于是释放大批囚犯。

    因为他相信‘刑罚与酷吏,于教化人心,一无所长’。

    他向往三代之时,刑措不用,画衣服而民不犯的盛世。

    决心以身作则,让天下皆知他的宽仁。

    结果,天子从泰山回京,察知此事后,立刻就将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然后又召来廷尉、执金吾,严厉申斥,让他这个太子威风扫地,颜面无存——纵然,后来舅父大将军长平侯拖着病躯带着他去谢罪,从舅父与父亲的对谈他得知,他当初的‘宽仁之政’导致的后果是——至少数百名杀人越祸,无恶不作之徒,得脱牢笼,而且,这些人里出狱后改过自新的不足一成,余者,非但没有被感化,反而变本加厉,三月之间,仅仅是关中,就有百余无辜之人,因这些脱逃囚笼的恶棍所杀,数百家庭破碎。

    但,刘据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他反而相信,若是自己执政,潜心教化,说不定这些犯人大部分都会改过自新——没看到,数百无恶不作之徒,也有数十人真的改过自新,不再犯罪了吗?

    这就是德政的力量啊!

    唐虞画衣服而民不犯,不是传说,而是真的可以实现的!

    刘据又想起了自己南下治河,躬身理政,日日夜夜,忙碌不休。

    两年之中,就完成了会稽围湖工程,又疏通、开凿了渠道数百里,更开始了引淮入汴的宏伟工程。

    齐鲁吴楚河洛士人百姓,纷纷歌颂他的丰功伟绩。

    在关东,他俨然成为了禹皇再世一般的明君。

    可……即使如此,在父亲眼里,他的成绩仿佛一丝不见,反倒是缺点暴露无遗。

    先是派人赐死了陪伴他二十余年的老师、太傅以及许多身边近臣。

    接着,似乎还不满意,居然赐给坐镇河西的鹰杨将军一道密诏,竟是打算就是死了,也不肯让他放手施为。

    如今,更是当着文武大臣诸侯宗室的面,公开讲出了‘乱我家者,必太子也!’这样的话。

    再没有比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