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子开口表态定性后,文人士大夫们,难道还敢顶嘴?还敢说天子说错了?
只能是从三百六十个角度,拼命找资料和例子,证明新丰公考确实是顺天应人的好制度。
谁要敢说不是?
恐怕第二天就得去廷尉衙门喝喝茶,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真的对大汉社稷忠诚?甚至严重一点,碰到廷尉看你不顺眼,那恐怕你还得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对大汉天子恭顺?
反正当初,大农颜异就是被张汤用一个腹诽的罪名给咔嚓掉的。
于是,舆论能议论和非议或者说建议的地方,就剩下公考制度的程序了。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新丰的公考制度虽然‘美则美矣’,但还不够‘好’。
为什么呢?
因为,考试的内容不够高大上啊。
还有那个面试程序,更是多余!
我辈士大夫,靠的就是文学!
凭什么要去做事呢?做事那不是刀笔吏的工作吗?
考士子们的做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是侮辱啊,更非‘善待儒臣之行’。
所以,应该改一改。
最好改成只看才学,而不计其他。
对于这些杂音,若在以前,刘进可能会觉得‘正该如此’,但现在……却是嗤之以鼻,左耳进右耳出,纯当他们在乱说。
相反,在刘进眼里,公考制度里应该加强对于动手能力和做事能力的考核内容。
他已经受够了那些满嘴花言巧语,说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却一点事情都干不成的所谓‘名士’的忽悠了。
只是,身为长孙,他不好直接表露这个态度。
而且,他的性格素来温文,不可能如他祖父那样,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声音,就正面强怼回去。
他思来想去,发现,似乎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带上张侍中,亲自去考场市场,走一遍。
用身体力行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样既不会得罪人,也能让人知道他的态度。
张越对于刘进的这个邀请,自然欣然答应。
正好,他也想去看看,这次公考吸引的士子和年轻人的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