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三百六十五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2)(2/3)

这个宅院的后院和厢房,统统改造成了可以用于养蚕的蚕室。

    一个个被定做好的养蚕用竹帘,被堆放在院子里,等待被安装进蚕室。

    而院落内外,也有了侍女和下仆的身影。

    都是年纪较大的女性。

    乃是嫂嫂托哪位信武君栾夫人从长安的少府卿有司买来的——当今天下最大的人口贩子和奴隶贩子就是汉少府衙门。

    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归来,带回了数以万计的被俘大宛妇女。

    然后少府卿将其中的两万人卖给了士大夫贵族地主庶民们……

    剩下的则统统送入东西织室,作为宫廷女工,专门为老刘家织布。

    不仅如此,当初杨可玩告缗,没收了数十万的奴婢。

    这些被没收的奴婢,最终都被少府卿笑纳,纳入了其本身的系统之中。

    所以,汉人买卖奴婢,一般也都会去少府。

    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种类的奴婢。

    只是一般人去少府卿买奴婢,价格相对较高。

    但士大夫贵族们去买,却可以得到折扣。

    像是嫂嫂托栾夫人买来的这批奴婢,总数大约在二十人,但总共就花了不到十万钱。

    平均每人不足五千。

    虽然是因为买的都是年纪较大的女奴,但因为是‘侍中张子重长嫂’要买,所以少府的经办官吏,费劲了心思,专门在东西织室之中,选了那些技术熟练的巧妇。

    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女奴!

    一般只有顶级权贵,才有资格染指。

    可以这么说,这些人每一个都是人形自走印钞机。

    是故,虽然她们年纪大,名为奴仆,但实则,在任何一个公卿贵族家庭的地位都不低,待遇更是很好。

    历史上,霍光后来就有一个类似的女奴,名曰陈氏,因为善于织造,并发明了新型织布机和提花机,令霍氏日进斗金。

    故深得霍光家族上下敬重,不仅仅视为家人,还为其丈夫陈宝光争取到了官职。

    霍氏垮台后,这个陈氏被张安世接盘,带回家里,一样敬重,靠着此人指点和传授技术,张安世成为了西元前第一个工坊主,据说家里雇工数百,有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