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三百六十六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3)(2/6)

来纺纱织布的土机器,构造很简单,使用也很方便。

    比起如今的纺织机械,其效率是十倍、百倍!

    现在,汉室的织布机器从纺纱到成布,需要无数工时。

    普通织工,十六天才能织布一匹(九章算术记载),精细花布的需要用时九十天!

    而汉季的布匹标准为长八尺宽两尺五寸,重量不得少于二十汉两。

    而张越记忆里的那种老式土织机,在曾祖母和曾外祖母手里,貌似五六天就能织成一匹这样的布,这还是两位长辈没有将精力完全放到织布上的缘故。

    若能在此世复原那种土织机……

    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不就指日可待了?

    此外,后世农村里,还有一种脱粒的脚踏式机械和一种名曰‘扇车’的扬尘木器。

    张越靠着瑾瑜木,几乎可以将这些器械的内外结构和构造全部回溯出来。

    只是不会制造,徒之奈何。

    本来,他是想着等少府的工坊搬到新丰后,去那个工坊里找人来实现这些东西。

    现在看来,若能得丁缓就不必这么麻烦了。

    想着这个事情,张越就高兴的连走路都带着微微的雀跃之情。

    嫂嫂见了,也很好奇,便问道:“叔叔有喜事?”

    “然!”张越闻声,走上前去,拜道:“吾家马上便要有喜事了!”

    无论是马上要出现的纸张,还是几乎可以唾手而得的丁缓。

    对于他和张家来说,都是大大的喜事。

    嫂嫂听了,非常高兴,双手合十,面朝张氏祖坟所在,喃喃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然后便对张越道:“叔叔,今年八月祭祖,当要敬献三牲,感念祖宗庇佑、赐福!”

    张越点点头,笑道:“一切都依嫂嫂!”

    ……………………………………

    当夜张家庄园通宵不休。

    十几个工人在田、李兄弟的指挥和协同下,将数个木桶里的竹浆来回捣烂,一次又一次,直至竹浆细腻,用手触之有顺滑之感。

    然后,众人便按照张越的交代,将两盘早就准备好的,用猕猴桃的树干与茎叶榨出的树汁倒入各个木桶内,均匀搅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