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宣看来,哪怕他有孔子国襄助,也是必败无疑!
于是,心里的不安,消散了大半。
他站起身来,道:“吾等再演一次礼仪……”
讲义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身份。
只要出了一点茬子,都可能被天下笑话。
不然,这天下敢于公开讲义的学者就不会这么少了。
杨宣自身若非不是被逼到墙角,也不敢选择这种方式反击。
………………………………
与此同时,太学之中,却是另一番情况。
董越站在太学阁楼上,望着那远方的辟雍所在的地方,神色微微凝重。
“老师……”吕温走到董越身边,微微恭身,道:“诸子皆已到齐,请老师过去……”
董越听着点点头。
因为他打算要扩建太学,还要建立辟雍。
于是,散落在天下的公羊大儒,纷纷回京。
褚大、赢公、夏侯始昌、周宣、成霸……
光是公羊学博士就有八人之多。
更有盟友欧阳学派与易经田何学派的博士五人来太学打探——你们打算给俺们多少名额啊?
反正大家伙的意思就是排排坐,赤果果,太学名额多出来的,先内部分一部分先。
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是内举不避亲,纷纷推荐自己的子侄、外甥。
这让董越真是烦不胜烦。
错非建立辟雍、明堂,将太学扩招,这是他老父亲生前最挂记的事情,他都有些打算挂冠而去,你们爱怎么整怎么整了。
“诸子都有些什么议论?”董越问道。
“回禀老师,很多人在议论明日左传杨宣讲义之事……”吕温低头答道。
这也是现在公羊学派最关注的事情。
“都怎么说?”董越问着。
“众说纷纭……”吕温低头道:“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
董越听着点点头,提起剑,道:“走吧,去会一会诸位世兄、世叔……”
吕温却忽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