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六百七十一节 抉择(2)(5/7)

    但总归会伤害刘氏的统治合法性和政权的神圣性。

    太宗皇帝劳苦一生,好不容易才在天下人面前树立的圣天子形象就可能要出现一道裂缝。

    作为孙辈,天子可不想,太宗皇帝的努力,在自己手里葬送。

    但不选太子,就只有长孙刘进可以选。

    当然,在理论上,他还可以从昌邑王刘髆、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里选。

    甚至还可以让小皇子刘弗陵去挂个名,而将此事在事实上委托于多位重臣联合监管。

    但这终究也只是理论可行,现实中,他真要这么做了。

    保证第二天,整个北阙城楼下,都会挤满劝谏的士大夫贵族。

    而且,这种事情,又不是开玩笑的。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让其他儿子,出任这样的重任。

    等于宣告天下——朕要废太子!这立刻就会使国家分裂!

    所以,他只能在刘据和刘进之中二选一。

    刘进相较于乃父,优点当然是有不少的。

    首先,这个长孙年轻,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极强,若让刘进去负责此事,经过这治河工程和其他运河工程的捶打,不用五年就能锻炼出来!

    更可在这其中,学习如何处理郡国、地方、诸侯的矛盾,并知道该如何协调各方利益。

    这可是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不必担心,重蹈鲁哀公的覆辙。

    其次,刘进没有受到过太多利益集团的牵扯,本身相当干净,这意味着,他可以更好和更恰当的处置各类事情。

    又有张子重在旁辅佐,以这个臣子最近展现出来的手腕和果决,也就不必担心,这个长孙到了地方会被地方胥吏绊住手脚。

    只是,这缺点和弊端,也同样突出。

    主要是年轻,根基太浅,身边没有什么人。

    除了一个张子重,似乎还不错,就没有了其他够分量的臣子了。

    若贸然让其承担这样的重任,且不说能不能把握分寸,控制力度。

    恐怕,就连架子都很难搭起来!

    故而,天子内心纠结不已,权衡不定。

    拿起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