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优惠的向乌孙提供了大量的丝绸,还将大宛以西的地区的监管权,交给乌孙。
旁的不说,单单是令大宛在必要时刻,朝贡乌孙,就让乌孙国内的很多贵族,觉得汉朝人真的是慷慨。
但……
年轻人却知道,那不是慷慨。
只是包裹着蜜糖的毒药!
汉与乌孙越亲近,将来吞并乌孙时就越容易。
若乌孙人都讲汉话,穿汉衣,住汉屋。
那么,汉吞并乌孙,甚至可能不会流血!
道理很简单,这就像当初匈奴和东胡与月氏战争的结果。
匈奴战胜东胡后,轻轻松松的就吞并了东胡的大部分部族,将他们变成匈奴人。
而月氏则不然,战败后远走异域。
为什么匈奴可以吞并东胡,而不能吞并月氏?
答案是,匈奴和东胡东风俗、共语言。
对大部分东胡人来说,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臣服匈奴人有什么不对。
草原上,强者为尊,匈奴单于证明自己比东胡王更强,那大家就一起当匈奴人,跟着单于一起去抢钱、抢粮、抢女人吧!
而月氏人,无论是肤色、习俗还是宗教信仰,都和匈奴人截然不同。
所以,战败后,残余的月氏部族,就开始西迁。
他们宁愿迁徙万里,也不愿在异族手下为奴。
就连留下来的月氏残部,也没有放弃反抗。
正是有鉴于此,年轻人非常担忧自己国内日益兴盛的汉化风潮。
若乌孙的传统和习俗,都消失了。
那乌孙也就不存在了。
先单于猎骄靡和乃父军须靡,奋斗百年,才有的乌孙王国,他不希望断绝于自己之手。
只是,知道归知道,但怎么去做,他却没有底。
特别是来到了汉朝后,他才发现,这个帝国到底有多么强大!
他曾去过匈奴,匈奴也很大,从大漠一直延绵到北海,浩浩荡荡,根本不知道边境在那里。
然而,匈奴没人!
常常跋涉数十里,上百里,眼前也只有一片黄沙与荒漠。
连续三天三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