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候!末将奉命考察新丰官吏,询问吏员,如今已经功成,特来复命!”
“军正请坐……”张越将胡建带到坐席上,然后问道:“各级乡亭官吏,情绪如何?”
“皆是群情振奋,欲为军候效命!”胡建昂首答道。
过去数日,新丰基层,已经彻底的疯魔了。
胡建下去所见所闻,近乎每一个官吏,都在问他一个问题,这次要选拔多少武官?
而且,胡建还真的发现了许多好苗子。
以他在北军曾经担任守军正的经验来看,这些人甚至是放到北军,也是可以合格的。
而且,新丰官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恪守纪律!
这是公考带来的影响,当初那一次军训经历,使得很多人从此养成了军人作风。
行有势,坐有威,一举一动都隐隐有着标准。
这也是新丰制度本身带来的影响。
在现行体制下,新丰官僚系统要求各级官吏必须掌握自己辖区的切实情况。
尤其是,各亭人口、孕妇的情况。
那直接与各自的乌纱帽息息相关。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风严厉,雷厉风行,让百姓知道你是一个铁腕官吏,不会容忍犯法和违规之事。
所以,在日常中,很多人都依然保持着当初军训时的生活习惯。
“对了……”胡建从怀中掏出一本装订起来的小册子,递给张越,道:“此乃末将数日来,考察基层官吏,观摩其作风,以为可以培养的将官种子名单……”
张越接过来,看了看,好家伙,小册子里密密麻麻,记满了人名和职位、籍贯、背景。
粗粗数了数,怕是有好几百人之多。
仔细想想,这也很正常。
新丰虽小,但资源多!
特别是人才资源,丰富到哪怕是关东的一郡,也没有新丰一县这么多。
旁的不说,就是那几十个太学生,就是关东郡国做梦都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了。
之后公考录取的士子,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其中卧虎藏龙,不知凡几。
这些人又被分配到了太学生手下,或者是陈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