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6号独立舱,一个舱室能住12个人,实际上就是一个高3米的圆柱形空间,没有床、底下有座位,顶上有12个吊挂。
此时,李鹏把他带来的包解开,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睡袋挂在了其中的一个吊袋上,不一会儿其他的同事也进来了。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哈哈,有没有一种蝙蝠倒挂着的感觉?”
“科幻电影不可信!”
“月球航程长达一周的时间,咱们就这么吊着睡觉,不知道是啥感觉。”
李鹏跟几个同事聊了一会儿,旋即在他的座位上试坐了一会儿,飞船升空脱离地心引力期间,所有人都会像他一样,通过各自的座位将自己固定起来,以承受过载。
过了一会儿,李鹏离开了休息室,在飞船内部各处转悠,内部空间基本呈现圆柱形结构,这是因为圆柱形空间能够对空间本身的利用率达到最高级别,跟空间站是一个原理,作为一艘宇宙飞船,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有限的资源。
天刃飞船给李鹏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一个艺术品,一个全部高精尖科技的结合体,特别是飞船内部各种高端设备,兼具了科技和美感。
依然秉承着颜值与性能成正比的理念。
天刃飞船的驾驶舱并不是在中心区域,而是位于飞船的前方,这种设计思路是为了便于目视飞行,这一点对于需要经常着陆的星际飞船来说是很重要的。
毕竟,它的定位是一艘非军用的运输飞行器。
到了晚上,大量的运输车满载着从天擎工业区运来的物资抵达了该空军基地,此刻位于天刃飞船露天停放区域正闪烁着大量的荧光棒,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其中代表的信息。
此时,李鹏也没有闲着,他开车一辆六轮驱动的月球车从尾部舱进入了飞船内部的货舱,按照上面其他同事的指挥开入了指定的升降梯,不一会儿缓缓上升,他再次启动月球车进入了顶层的2号货舱停放,将月球车固定好,随着系统传来确认的反馈信息,他便放心的离去。
前前后后,李鹏开了五辆月球车上来,这种月球车一辆就重达13吨,荷载六人,动力来源并非是化石燃料,而是采用综合电力系统,电源便是第二代同位素能量堆芯。
其它的团队成员也没有闲着,所有人各司其职,将食物、液态氮、液态氧、机械设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