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找18岁以下的漂亮女孩。
面试了几十位,公司内部一直在筛选成员。
黎小恣与蔡韶玢把成员水准已经提升到了S级水准,如果相差太多那不是找团员,那是找伴舞……
此时,恒星娱乐内部已经确认了‘少女TWICE’成团计划。
叶志明和陈舒芬这两位正负经理也都非常在意这个女团的诞生。
如果计划行得通,那么恒星娱乐将会找到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可复制的具有公司特色的发展道路,足以让恒星娱乐真正冲出包围圈。
此时在港台地区,宝丽金系实力最强大,除了宝丽金唱片这个霸主外,它参股及合作的公司还包括新艺宝、福茂等一些公司。
其余或各成体系,或藕断丝连的有规模的唱片公司华星唱片、华纳唱片、上华唱片、索尼唱片、百代唱片、滚石唱片、飞碟唱片等。
恒星娱乐虽然在奋力直追,但依旧只能靠着哥哥一人撑场面,王靖童、黎小名和周慧慜也都是新人而已,其余各家公司也都有实力新人,成绩也不差。毕竟相比较人家成熟的体系,恒星娱乐底蕴浅了不知多少,也幸好吴孝祖拿下了寰宇国际。
反倒是这个女子偶像组合,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契机。
在此之前,港岛并非没有女子组合。
筷子姐妹花、森森斑斑合唱团,甚至1985年开始由黄白鸣推出的开心少女组,都是本土推出的女子组合。
可,一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大红大紫,改变流行趋势,唱片成绩也不理想。
但这不意味着女团没前景,只能说他们找错了发展方向。
叶志明和陈舒芬对东瀛、湾湾的娱乐圈都做了调查,调查之后,他们惊人的发现女子团体的前景竟然如此广阔!
作为以抄袭东瀛谋生的港岛音乐圈,竟然错过了这样的‘深海’礼物?
东瀛的少女队、公主乐团及小猫俱乐部,颠覆了东瀛乐团的发展理念。
在看了吴大佬给他们的对于女团的发展指导意见书,他两对偶像组合的计划更是信心百倍。
实际上。
1988年确实是华语偶像组合的一个历史元年。
八十年代末是港台地区乐队浪潮的巅峰也是偶像组合真正的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