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琼目光锐利,还真的有几分赌王的姿态。
前世,航运公司的发展,贺超琼眼光独到且手腕很强,最先开始,先抛出一个巨资击溃竞争对手的计划做诱饵,这自然是遭受到公司元老的反对!
航运事业的发展受到国际双极格局、战争、贸易等多项因素影响。
50年代航运事业实际上并不繁荣,当然,港澳台地区例外,许多港澳的大佬都是透过这个契机捞到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典型的就是胡家胡老爷子,也是那时候与我兔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至于有人说红色资本家算不算资本家……这个就只能用白马非马来辩证了,就像有人非要问我们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算不算修正主义范畴呢?咳咳……当然不算,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撂下不谈。
直到60年代航运才真正到了繁荣期,从1966年的18.1亿吨飙升到1973年的32.3亿吨,增长78%,七年间的全球船舶需求量比“二战”后近20年的需求总量还要大。
市场上“一船难求”,许多濒临破产的船老板突然发现自己成了香饽饽。那时候世界几大船王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航运业转瞬间成为当时最有希望且最能挣钱的行业,银行纷纷投身航运业。
因此,60年代后期也被称为全球航运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70年代,船力过剩,生产供求关系转变,两极关系进入最紧张的时刻,当然,压死航运最后一根稻草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再次爆发。
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看看情况,就搞起了石油禁运,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最终触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
这也加剧了经济市场和贸易市场的衰退和萧条,整个航运市场,包括干散货、集装箱运输市场,以及新造船和二手船市场全受到波及……要不然港岛几大船王也不会差点破产,包船王也不会弃船登岸了!
两伊战争、石油危机、经济衰退等众多因素的交织影响,真的是一片哀鸿遍野。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复苏。
这个时期,整个亚太地区的航运绝对是非常惨淡。增加投资打击对手,这些长辈们自然不愿意做。
恐怕他们还没打死对手,他们先就赔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