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真的将事情的重点,落到了述职上边。
一旁一直虎视眈眈的明樘、离亲王姬原、百里绯、木栩、震衍、洗千古等人眼神越来越不对。
尼玛,这节奏不对啊。
这不是来给叶真问罪的吗?
怎么这样一弄,成了叶真这货在表功了?
但问题是,叶真这样搞,合理合据,他就是在述职啊,没得说啊。
谁也挑不出半个不是来,只能听着。
“陛下,这几年来,北海郡来仰仗陛下洪恩,可谓是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远不止臣方才所说的那几件。”
说到这里,叶真双手递上了一份玉简,“陛下,北海郡近几年的岁赋、人口、兵备、土地、商业等等变化,全在这份玉简之中,臣敬献陛下,请陛下过目。”
自有人将叶真的玉简层层送到仁尊皇姬隆手中。
接过玉简,仅仅扫了一眼,仁尊皇姬隆就猛地一拍御桌,高呼道,“四年,仅仅四年不到的时间,北海郡的民生就提升了十倍以上,军备提升了四倍以上,更立下无数战功。
若我大周臣子人人都如北海三等伯爵叶真,何愁我大周不强,何愁我大周不盛!
何愁我大周不能一统诸天万界!”
啪!
仁尊皇姬隆再次一拍御桌,将手中的玉简扔给了内监大总管鱼朝恩,“大伴,将叶卿递上的这份述职玉简,神录数百份,给在场的所有人,每人发一份,让他们仔仔细细的看着。
都来看看叶卿这些年的成绩,仔细的想想,为什么叶卿能做到!再想想叶卿这些年,是何等的劳心劳力!
叶卿,当为我大周臣子之楷模啊!”
听着听着却是暗自汗颜,他哪是什么楷模,哪里付出了心血。
他是当了四年的撒手掌柜啊,也就是北海郡底子太差,所以成绩对比起来,才如此惊人,提升才如此大。
想的这一点的人,也有不少,但没人傻到会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提出来。
不等众多文臣武将说什么,内监大总管鱼朝恩就亲自将那份玉简神录了数百份,更是不怕麻烦,手持玉简,亲自下去,一份一份的往下发。
大周朝堂上的文臣武将们还好说,看这一份述职玉简也没什么,很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