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的营销网。
虽然还比不了《明报》《文汇报》《大公报》这些老牌报纸,但在新报纸当中,也可以算是翘楚了。
又有霍耀文撰写的《鬼吹灯》,再加上香港商业电台每天夜间七点都在打的广告,甚至于前几天《天皇日报》《马路》《虎眼》等报刊在报纸上刊印的讨文,一下子令《东方日报》的销量大增。
从前几日日销一万三千份,这几天随着几家报纸刊登骂人文章后,一下子涨了差不多整整五千份。
除了《东方日报》的报纸销量大增,那些参与到其中的报纸同样收获匪浅。
毕竟吃瓜群众并不是只有内地,现在的香港同样也有很多想看热闹的人。从很早以前,就有报纸互相骂来骂去,算是养成了香港普通读报市民在看到报纸上刊印骂人文章后,习以为常的态度。
本来《天皇日报》主动开骂,不少读者还想看看《东方日报》是怎么回应的,但几日过去,都不见《东方日报》回应,大失所望下,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草草的了解了。
但今天购买《东方日报》追读《鬼吹灯》的读者们,却是惊喜的发现在报纸头版头刊的正面,一行加粗加大黑色字体:《孤舒子墨,沽名钓誉,不知人伦,乱写一通!!》
这一下,令不少读者欣喜若狂,终于有瓜可以吃了。
连忙付钱买了报纸,找个茶楼,或者就坐在巴士车,或者车站口,看起报纸上的回击文来。
除了《鬼吹灯》的忠实读者购买东方日报外,还有不少读报的市民也都买了这一张东方日报的报纸,全赖各个报亭老板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拿这次《东方日报》和《天皇日报》的矛盾为噱头,蛊惑那些本来只买别家报纸的读者,买了一份东方日报。
...
一大早,沈宝新开车前往明报。
到了明报楼下,停好车,如往常一样,在街边的报亭买了一份《东方日报》。
《孤舒子墨,沽名钓誉,不知人伦,乱写一通!!》
引入眼帘的,就是极具攻击性的文章标题。
这下子,倒是令沈宝新眼前一亮。
拿着报纸匆匆回了办公室,连一贯的早茶都没泡,直接坐在椅子上开始审读起来。
这篇讨文,霍耀文撰写后,又经过李道光这个专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