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官入监,他也是惹了一身的麻烦,若不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杜山在几年前就可能倒台了,即便如此,也是断送了杜山一次晋升的机会。
这仇怨大不大?
杜山本就心胸狭隘,这口气可是憋了好几年了。
这是远的,近的,是巡查御史这个官职,杜山有一个小舅子,在邻州做县令,官位也是正七品,熬了几年,知道巡查御史空缺的事情,所以就动了心思,备了厚礼,来找杜山活动,想要谋求巡查御史这个官职。
杜山想来,这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况且自己的小舅子做了好几年的正七品县令,资历和能力都够,所以是满口答应下来。
结果如何,自然是崔焕之上位,这让杜山感觉在自家娇妻和小舅子面前丢了面子,虽说他们也没说什么,但心中必然是埋怨自己没本事。
男人最恨的就是别人说他没本事。
这件事,杜山不敢埋怨萧禹,所以只能是记恨上崔焕之,若不是崔焕之横刀夺了巡查御史之位,也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正所谓新仇旧恨,此刻杜山见到崔焕之这个‘仇人’,倒也没有分外眼红,但心中已经是极为不悦,再加上他是正五品,崔焕之只是从六品,所以他只是鼻孔出了口气,理都不理崔焕之,直接走了进去。
崔焕之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愣在那里,不过崔焕之也知道这杜山瞧自己不顺眼,既然如此,不相往来也就罢了。
杜山去拜见萧禹,他作为吏部司郎中,圣朝当中很多下级官吏的任用,都得过他的手。
这一次凤城的诸多案子,牵扯出的官员有数十个,大都被革职、除名、入监,有罪之官有之,那有功之人也有,得奖罚分明。
有的官员,更是因为本就资历足够,而且也应该到晋升的阶段,借着这一次查案有功的东风,也就顺利的加官进爵,就像是崔焕之,虽然已经是巡查御史,但官品还是从六品,这一次立了大功,晋升正六品是理所当然,杜山便是专门操办这些事情的人。
作为萧禹一系的人,杜山自然是唯萧中书马首是瞻,此次革职之官得有近百人,九品到五品,都有涉及,有功而升品之人,也有不少,便如崔焕之,从六品直接扶正,成了正六品,而且这还是因为崔焕之接任巡查御史才一个月,否则这一次升的会更高。
这些,都是杜山要禀报给萧禹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