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毕竟还可以得到卖地的银子,这些银子可是一笔大数目,不知多少人会‘一夜暴富’,有了银子,自然是要花出去才有价值,而最妙的,是以后不准再买地了,银子堆在家里又有什么价值?只能是拿出去置办其他产业,这就是繁荣之象,每一次想到这里,萧禹就忍不住拍案叫绝,暗道楚弦这一招的神妙。
不过萧禹倒还真希望李渊明继续出言阻拦阻止,因为这个时候,再说,那就是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只是显然李渊明也不傻。
对方居然就真的就此沉寂,不吭声了,并没有继续出言反驳和反对,看样子,就像是默认同意一样。
没有了李渊明,那些‘反对派’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这一场争斗当中,最厉害的两个,一个是刘季温,直接被楚弦‘斩于马下’,从刚才到现在,是一声都不敢再吭了。
至于更厉害的李渊明,楚弦虽然不敢乱来,但也是用事实堵住了对方的嘴。
也就是说,至此,楚弦在这一场朝会战争上,已经是大获全胜。
土地变革法案通过已经是没什么悬念的事情了,但这还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凶险在于能不能真正推行下去。
这件事做好了,必然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圣朝都会因此发生变革,各行各业,从百姓到官员,都会受其影响,正因为这件事如此的重大,所以一旦做不好,或者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若是因为这些顾虑而停步不前,也绝对不行。
想到这里,萧禹太师终于开口说话了。
“楚弦之土地变革之法,诸位可愿附议?”
一句话,朝会安静了下来,而且第一个表态的就是大司徒,他自然是支持楚弦,附议也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紧接着附议支持的是户部尚书。
如此内政三位大佬,大司徒,尚书令和户部尚书,已经有两位第一时间表示支持,随后附议的官员是越来越多,不过片刻就已经超过半数。
崔焕之也是心潮澎湃,楚弦真的做成了这件事,而且仔细想,整个朝会下来楚弦都是在‘猛攻’,一路摧枯拉朽,没有丝毫的拖拉,似乎给人的感觉,他从一开始就会胜利,而这个变革也是‘势在必行’。
现在想想,这应该是楚弦故意为之,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