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郭鹏的笔迹写了粮食换监生名额的原由,表明这是表彰商人们为国为民的善行而特此而例,并郑重的盖上了行在印。蔡关拿到这五份说明之后,让翰林们联名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私印,蔡关都亲自签上名。
“这是皇上的亲笔,上面有行在印。本官的签名也在上面,所以各位可以放心,等着粮食运来了,前五家,我们会就会在上填上各位公子的名字。”
蔡关说完了把那张纸交给了自己边上的禁军,让他拿着给每个人看看。
“大人,为什么不是玉玺?”一个胖胖的商人有点不好意思。
“这玩艺你还怕皇上会赖你的账?盖上玉玺,你们回头不换名额了,拿回去裱起来,当免死金牌怎么办?”蔡关给了他们一个白眼。
他当然不能跟他们说,玉玺在郭鹏手上,这个东西他们回京招集旧臣,还有调兵都是要用的。现在辛鲲只能用行在印,蔡关自是得想出说法来。
大家一听也是,玉玺啊,真家里犯事,说我们家有圣旨,弄不好,还能求个不死。这个是有先例的,也就点了头。看看那纸,大家心动了。
“蔡大人,这个。今天数量不算吗?”这些人不淡定了,他们今天都是带着自己准备好的数量来评比的,结果现在说什么,这个已经不能算了,谁快谁得奖?
“对,谁快这五个名额我就给他们。”蔡关很淡定,“你们粮食我按价付钱,可没占你们的便宜。监生名额就算是意外的惊喜了,当然是看谁家对皇上的事更上心。”
大家点头,一个个的站起,根本不拿自己的单子出来了,对着蔡关一拱手,自己退了出去。定金什么的,谁在乎。他们现在连粮钱都没怎么上心,脑子里全是那张写了字的纸。各种快马就飞奔出了南门。
“要告诉他们可能要打仗吗?”蔡关回来跟辛鲲汇报时,忍不住说道。
辛鲲笑了,深吸了一口气,“你没注意,这几天南门出去的人家是不是多了起来。”
“你是说,他们已经知道了?”
“你说,我们才来了几个人,为什么这么急的要粮?连监生名额都能往外放。当然是要打仗啊!”辛鲲轻叹了一声。
“他们知道要打仗,还拼命?他们不想我们会输?”蔡关皱紧了眉头。
“福姬,说说看。”辛鲲随意的挥了一下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