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出,把守住各处车站隘口。”
萧敬默默的跪着听弘治皇帝的决断,却是听得大汗淋漓,这样一连串的旨意,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大明朝,怕也只有在土木堡之变后,才会有如此紧张的势态了。
他立即叩首道:“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带着浑身的冷冽,大袖一挥:“立即去办!”
“是。”
………………
京师。
同样是一封快报,火速的抵达了一处新城的府邸。
这府邸的书斋,占地极大,平日这里车马如龙。
这里的主人,乃是京内极有名声之人,且在朝位高权重,因此愿意来此巴结和拜访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
只是今日,这书斋里格外的清冷,只有几个当朝的翰林在此闲坐。
而那书斋的主人,已是老迈不堪,此时正靠在椅上,拼命的咳嗽。
婢女们给他端来了痰盂,或轻轻的捶打着他的背,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咳嗽,身上的钦赐斗牛服罩着他的身子,不断的抖动。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了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几个翰林听罢,紧张的站了起来。
紧接着,一个布衣人进来,纳头便拜:“刘公,南通州来了消息。”
这斗牛服的老者,徐徐伸手,摇了摇。
随即,女婢们俱都告退。
老者这才抬头,叹了口气,才道:“何至于此啊,这是何至于此啊……老夫……咳咳……历经数朝,哪怕是土木堡之变,也不至到今日这天下这般凶险万分的地步。哎……”
说罢,他又长长的叹了口气。
似乎对于南通州的结果,他不甚上心。
倒是一旁的一个翰林等不及的道:“如何?”
“齐国公……理应已死了,那宅邸已派人烧了精光,没有人能够逃出去,此后搜出了数十具尸首……”
那翰林忙道:“寻到齐国公的尸首了吗?”
这布衣人脸有难色,道:“这……大多尸首,已是难辨……”
翰林倒是急了,心急火燎的道:“没有确定,怎么就敢来报,刘振之办事也太不牢靠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