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方案论证(2/5)

洞的洞室位置。随着山洞外面的部分崩塌,新露出的山洞洞口就呈现出了这种窝在山体里面的格局。

  整个平台的地势呈内高外低的样子,最里面的洞口与平台的最外沿估计有个两米多不到三米的高差。好在这个高差还算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五六十米的扇形面积上,人站在平台上,倒不容易发生从平台上滚落的现象。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个高差,这个平台上才没有存留太大块的石头。不过,这平台上触目尽是大大小小的碎石,人走在上面根本不可能走快。如果真要强攻的话,进攻一方速度快不起来。再加上内外高差,使洞内的匪徒可以从容的以上打下,强攻的困难可想而知有多大。

  种纬注意到,在一些平台的石块上,留着清晰的黑红色痕迹,那应该就是三连战士留下的。只不过由于种纬他们站的角度太低,无法看到更多的战场痕迹。

  再抬头向上望去,朝向平台这一侧的山岩倾斜角度约有七十多度的样子,高足有二十五六米,山体可以说是相当陡峭。山岩上只有不多的一些藤蔓和横生的小树,由于数量不多,营养不良,这些植物都不大会影响从山顶滑降下来的人员,但一些枝叶的掉落却有惊动洞内匪徒的可能。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种纬心中暗想到。

  整个平台上,百分之九十多都处在洞口的射界之中。只有洞口右侧,贴近山岩那片狭小位置可能避开洞口的火力打击。现在他们几人所处的木栈道位置正好在那片狭小空间的侧对面,可以比较完整的一览全貌。

  那是一处面积只有大约三四十平方米的半月型地带,地面上从生着荆棘和藤蔓。按照种纬的设想,他如果从山顶滑降下来,必须准确的落在那片洞口的盲区中。然后做好调整,把足够的*扔进那肛门一样的山洞中,就算大功告成。

  几分钟过去了,站在木栈道上的四人谁都没说话,都在认真的观察着。

  终于,领头的一排长国勇超低声问几人道:“都看清楚了吗?”

 &a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