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王阳明也是武术大家。在明朝,不少读书人也带剑游历天下。所谓上马将,下马相。
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这射,除了指射箭,也包括杀敌作战的本事。可见,文武双全乃是士大夫阶层必备的个人素质。只不过明朝中期之后崇文抑武,读书科举牵扯了读书人太多的精力,这才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酸秀才层出不穷。
听到门响,高文扔掉手中棍子,转头看去,却见一个五十出头的老年妇人一只手端着油灯,一只手摸索着走了出来。
她面上有了不少皱纹,头发也已花白,声音孱弱:“文儿,娘刚织完手头布,这就去给你烧水。”
记忆中,父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哭了好几日,身体就不成了。后来为了维持娘俩的生计,就买了一台织机,靠着织织补补将自己拉扯到现在。大约是因为常年熬夜纺织,用眼过度,她在三年前就看不清东西。
虽然内心中还有不习惯自己生命中突然多了一个亲人,被母亲这么亲切地唤着,高文还是有些不自在。只是,一看到这中充满爱怜的脸,记忆深处那一股子母子亲情涌上心头,让他禁不住走上前去,一把扶助母亲,低声道:“娘,你眼睛不方便,不要管。我也累了,今天就不洗脚了。”
高母一笑:“憨子,你在外面忙衙门里的事情这么多天,有走了不知道多长的路,脚上也不知道臭成什么样子,不洗洗,睡得着吗?你现在可是吃公家饭的人,总归要有体面。”
“什么体面不体面的,儿子就是个民壮,跑腿的。”高文心中暗道:至于吃公家饭,不过是一个城管,今日打了韩隗那小人一顿,说不好这饭碗也已经砸了。
“这是傻话,就算你不是公家人,也得收拾得利索了。”高母握住高文一只手:“做人就得要干干净净的,咱们虽然穷,可不能叫人看不上。”
身不由己地被母亲拖着进了灶房,母亲又摸索着从壶里倒了点热水进木盆,让高文将鞋子脱掉。
原来,古人的灶头上都挂着一口陶罐,里面装着清水。如此,在做饭的时候灶口冒出的热气就能给罐子里的水加热。等到饭熟,水也开了。加上陶罐壁厚,保温效果不错,乃是寻常人家的必备之物。
自己确实是有些累了,坐在板凳上,将脚伸进温水中,高文舒服得禁不住呻吟了一声:“畅快啊!”
正在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