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里,李啸由媒人李懋芳引领,来到早就布置得喜庆一新的承运殿中,亲自向正襟危坐于高椅之上的鲁王朱寿鋐,泰兴王朱寿镛,以及朱徽姵的生母高氏,分别磕头行礼。
头戴九翚四凤冠,外罩坠晶珠红绫帕头覆面,身穿绣长尾山鸡、鲜红杭绸所制的宽袖嫁衣,在四名亲侍丫鬟的领陪下的朱徽姵,也一同来到承运殿中,随即低头站立在李啸身旁。
在李啸与朱徽姵两人,静静聆听完从朱寿鋐到朱寿镛,以及其母高氏的祝福与叮嘱后,李啸复跪地行礼,郡主朱徽姵也在丫鬟的搀扶下,向端坐椅上的诸位前辈致礼。
随后,朱徽姵被丫鬟搀扶回了闺房。鲁王府开始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鲁王府的朱氏皇族尽皆到齐,这时,李啸第一次见到了后世闻名的鲁监国朱以海,此时他只有17岁,一副贵公子打扮的他,一脸笑嘻嘻地表情看着李啸,让想起这位鲁监国后面坎坷命运的李啸,心下不觉一阵轻叹。
宴会之上,鲁王朱寿鋐与泰兴王朱寿镛皆是一脸笑意,看着李啸的眼神,更是亲切之极。各人频繁地向李啸敬酒劝菜,宴席之上,一派欢乐喜庆。
是日,李啸大醉,他于鲁王府休息一天后,次日便带着朱徽姵启程回雄唐卫。
朱徽姵搂着亲娘高氏哭个不停,鲁王朱寿鋐还是一脸淡淡的笑意,而朱寿镛、朱以派等人皆不觉悄然落泪。
高氏婉言再次叮嘱李啸,一定要好好照顾郡主朱徽姵,李啸决然回答道,一定会替王爷与夫人照顾好妻子,请他们绝对放心。并且婚后也会多让她回娘家游玩,以解其思亲之愁。
喧天的锣鼓与鞭炮声中,身装嫁衣头罩红巾的朱徽姵,终于在鲁王府一众送亲女眷的扶助下,由伴娘撑开红伞,一众送亲女眷边陪新娘子走,边向天空,伞顶,轿顶抛撒米粒,意为喂金鸡,表示以后出嫁女子不会在夫家受欺负之意。最后由四名亲侍陪嫁丫鬟送其坐上李啸特制的那顶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轿头一声长喝,随后起轿而去。
爱女远别,朱寿镛与高氏皆十分不舍,两人陪着花轿送了很远,都是一副泪眼盈盈欲语还休的模样,让李啸心下颇为感叹。
一周后,李啸的迎亲队伍回到赤凤卫,赶在崇祯八年三月二十六日这个大喜日子,拜堂成亲。
中堂中,挤满了前来道贺与看热闹的李啸属下,还有以山东巡抚李懋芳为首的一众山东各地官员,也都笑站在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