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李媖吧。”
卓那希轻笑了起来,她点点头道:“李媖,这名字不错,琅琅上口又动听,妾身也十分喜欢呢。”
当天,李啸在家中摆开大宴,一众妻妾儿女尽入席中,一家人和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次日,李啸去官府办公,却有陈子龙带着一名文士,前来向李啸报到。
陈子龙领着那名身着儒衣,头戴平阳巾,身容清瘦,约有三十多岁模样的文官,进入李啸办公房内后,便大声向李啸介绍。
“李大人,这位是举人郭符甲,字辅伯,号介庵,乃是福建晋江县人。曾与学生有旧,在其游历至山东之时,被余诚心相邀,故特来投效李大人。”陈子龙笑吟吟地介绍道。
李啸双眼一亮,拱手笑道:“原来是郭学士,欢迎欢迎。”
郭符甲前趋一步,亦向李啸拱手笑道:“赤凤伯客气了。在下虽有功名,却无官职,乃是白身一个。自天启四年甲子科乡试中举以来,先后六次会试落第,遂以教授为生,游历大明各等地,一路行止,或与学生讲论,或以诗酒娱情,或游历山水,或探访名胜,日子倒也逍遥快活。现来山东之地,所行之处,皆是萧条破败,但自到登州之境后,却见此处一片繁华昌盛,与山东其他地方相比,恍如天地之别。自是可见李大人治理之功,殊有绩效,他人不及也。现因子龙诚心相邀,故学生决定,特来投效追随李大人。“
李啸大笑起来:“郭学士能来助某家,本伯凭添助力矣。本伯现欲新设一后勤部,总管各营军兵后勤钱粮杂事,却不知郭学士,愿任此职否?”
郭符甲眼中一亮,急急长叩一揖道:“郭某初来,李大人便委于钱粮辎重之重任,郭某敢不竭心尽力,报效大人知遇之恩。”
李啸大笑了起来,又好生慰勉了郭符甲几句。
他之所以这般看重这个郭符甲,却是因为,前世读过明朝历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郭符甲的人生际遇。
从天启四年开始,中举后的郭符甲,以白身辗转各地二十余年,前后六次会试不中,虽然表面逍遥自在,但内心之苦楚,却是无可述说。
直到崇祯十六年,年已三十九岁的郭符甲,前往京师参加癸未科会试,因得阅卷官周凤翔的赏识,郭符甲才最终名列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这时,本可外出做官的郭符甲,因见北方一片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