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三百七十四章 濒死之救(5/6)

不想让这样悲剧性的历史,再次重演。

    虽然卢象升曾与与自已刀兵相见,还曾被迫向自已投降,但李啸在心下,对这位明末的悲剧英雄,还是充满敬重的。

    毕竟,在明末这个混乱残酷的时代,向清虏与流寇投降的明朝官员与将领,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象卢象升这样一心无私,品性廉洁,又为国捐躯,尽忱报国的大明官员,却是有如凤毛麟角般稀缺。

    这样堪称国家与民族脊梁般的人物,若只是如历史一样,丧身草野,殒命沙场,未免令人扼腕叹惜。

    现在卢象升,虽然不会象历史上一样,再于贾庄之战中殒命荒野,但孤军苦守涿州城,清军一但从通州南下,这涿州则必成了他们一定要拔除的钉子。

    李啸相信,只要清军全力进攻,这小小的涿州城,怕是只会一鼓而定。那卢象升,也必然在涿州守卫战中,力战而亡。

    他在心下忧虑地想道,也许,在自已收到来信之时,那清军已开始大肆南下进攻了。

    故李啸立刻给刘文秀回信,告诉他,自已会立刻带领兴中镇兵马,渡海前来芦台之地与定北营会合,然后全军合力西进,直往涿州,务必要解救卢象升脱离险境。

    随后,李啸留兴中镇甲营兵马,在兴中镇镇长田威统领下,驻防登州。他自已则亲率兴中镇乙营兵马,带上兴中镇副将刘国能,以及玄虎重骑、飞鹞子,满州骑兵总等全部的兴中镇骑兵部队,另有横行总、火铳手等部,总共兵马近两万人,乘水师船只,从登州港坐船出发,径直西去芦台海边。

    水师一路疾行,三天后,便到了芦台之处,随后两军汇合。

    李啸随即定计,由自已与刘文秀二人,率领兴中镇与定北营的全部骑兵,作为先锋部队,疾行突进,直奔涿州。

    另外全部的步兵队伍,则由刘国能统率,作为后备主力,结阵前往涿州。

    这批由兴中镇与定北营合兵而成的骑兵部队中,包括2400名玄虎重骑,2400名飞鹞子轻骑,以及1800名满州骑兵,总计骑兵数额达到6600人,声势极其浩大壮阔。

    唐军骑兵奔行了一天一夜,终于在天亮之际,来到了涿州地界。

    全体骑兵刚刚吃过干粮,便听到,在西边地平线外,似有隐隐的天鹅号声传来。

    李啸与刘文秀二人,顿时皆是脸色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