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想跑,没那么容易。
三千关宁铁骑,与追上来的唐军骑兵一道,合力追击了一段长长的距离,复斩杀了两百多名落单的满州骑兵后,才领兵撤回。
这时,一万三千余名溃兵,已狼狈不堪地奔回本阵,他促整理阵型后,唐军战阵业已快步压至前面十余步外,大盾如墙,墙上枪尖如从,森寒闪烁。无数面斗大的红底黑字的唐字军旗,在热风中猎猎招摇,十分显眼。
望着已然近在眼前的唐军战阵,吴三桂面皮抽搐,脸上的痛苦神色,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该死的,早知唐军如此能战,早知现在要被迫投降,当初为何不及抓住祖大寿的劝降机会,率部及时反正,简直愚不可及!
要是当初自已及时率部投降了唐军,说不定还是大功一件呢,这升官晋爵,只怕亦是手到擒来啊。
哪里会象现在这样,这般屈辱地被迫投降,非但白白折损了数千弟兄,自已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而就算唐军能接纳自已与部下,但能获得的利益与好处,都会大大降低大打折扣呢!
这个世界,哪里有后悔药卖,就是价格再高,自已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啊。
在吴三桂悔恨无及之时,从唐军阵后,唐军统帅刘文秀与副帅祖大寿,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一齐缓缓策马而出,来到离吴三桂不远处站定。
吴三桂一脸羞赧,不敢正想看他二人。他紧紧地咬着牙,在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后,忘记过去迅速滚鞍下马,纳头跪拜。
“罪臣吴三桂,谢唐军不杀之恩!”
其他诸如胡国柱夏国相等下属部将,见吴三桂纳头而拜,亦不再迟疑,立即紧随吴三桂,纷纷跪地参拜。
“长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祖大寿一脸痛惜之色,望向地下跪拜的吴三桂,一脸不忍之色,长长地一声叹息。
吴三桂不敢起身,只是拱手禀道:“舅舅,什么也别多说了。长伯愚蠢,有眼不识泰山,强要与贵军相争,今日之战可谓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战败来降,亦再无半点颜面可言,刘将军与舅舅,要如何裁处我等,但凭处置便是,在下断无二话。”
“吴将军,你与诸将,皆且起身说话吧。我军既已容你等归降,这先前之冲突,种种不快,亦可就此揭过了。”刘文秀心下快意地俯望地上畏缩的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