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七百一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3/5)

施政水平的赵括式人物罢了。

    这一瞬间,深感自已受到羞辱的黄宗羲,面皮都涨红了,就连额头的青筋,都根根绽起。

    哼,唐王李啸,你未免太过小看人了!

    “唐王!这些流民安置,依学生看来,当可如下安排。”黄宗羲轻咳一声,侃侃言道;“首先,由官府施手,收聚流民,加以赈济,保障其生活用度。其次,看看各处有何工坊用人,令其前往就业,再者,如在江南之处,有亲友投靠,亦可令其暂往栖身。最后,若实在难以安置,亦可施于盘缠,令其自回本乡,再谋生路……”

    黄宗羲一语未完,却被李啸哈哈一笑打断。

    “太冲,若论研究学问,寻章摘句,本王断不如你,但你这番安置流民之法,在本王看来,不过尽皆笑谈耳。”

    “哦,唐王何出此言……”

    李啸淡淡一笑,复问道:“太冲,你这泛泛空谈,其中的谬误之处,本王暂且不论。本王且问你一句,你可知道,现在江南之地,大约有多少流民与失业百姓么?”

    “这,学生只是无名白身,未得官职,如何可查得……”黄宗羲被李啸这一番逼问,顿是气焰一挫,他面露难色,嗫嚅着为自已分辨。

    “哦,这样呀。”李啸一脸揶揄之色:“你既连流民数量都未知晓,所提之策,岂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哼,本王可以告诉你,现在江南之地,据各地官员的统计禀报,那流民与失业百姓,总共有650余万之多!”

    一听到李啸报出的这个数,下面各名书生,俱是一惊,

    不是吧?真没想到,这看似平静富庶的江南一带,竟已有这么多流民了。这样的话,想要安置他们,却是谈何容易。

    那么,黄宗羲所言,岂非皆是信口胡说,完全地不切实际呢。

    李啸目光灼灼地望向黄宗羲,言语犀利而直接:“太冲先生,我大明自崇祯年间以来,连年战乱,民不降生,整个中原大地,几乎皆陷于战火之中。这十余年下来,在这江南之地,积存了这650万流民与失地百姓,其实亦是十分正常。而依本王看来,以你所说的这三条计策,想要救济安置这650多万流民百姓,实是空中楼阁,根本就不切实际。”

    听李啸这般说话,黄宗羲脸色十分难堪,却又不好再为自已辨解。

    “太冲先生说,首先要出官府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