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马,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使陈继儒写下了这段题跋。
误认为任仁发等印为鉴藏印,这和鉴定水平有很大关系。
在元明有很多知名画家对任仁发有很详细的诗文记载,所以陈继儒对于此卷上面的“任氏子明”、“月山道人”是谁肯定是熟知的。
然而,陈继儒应该并不熟知任仁发绘画,印章落款的常识也有所欠缺,所以才有了误判。
由于任氏家族在朝中缺乏地位,所作贡画,亦未受到元帝激赏,他们的人马画风在元代未能形成超出家族以外的辐射圈。元末明初,只有任氏的后裔及少数师从者传摹祖风,此后,趋势枯竭。
任氏家族在元末的声望如此之小,以致他们的同里夏文彦似乎把他们一家都给忘了,没把他们收录在《图绘宝鉴》里。
这说明任仁发画马的艺术面貌进入明代以后,对于非鉴定收藏大家曾了解以外,世人在对他的面貌认知上是非常陌生的,都是从典籍的记载中有所了解。
张东皋给出的鉴定解释太专业了,于宗文等人都大为佩服。
张东皋说的兴起,进一步解说自己的鉴定理由:“这幅画的鉴定,其中装裱和纸张的鉴定也很关键。”
张东皋首先分析解说装裱。
清初宫廷收藏的主要来源,是把民间著名私人藏家如梁清标、孙承泽、耿昭忠、耿嘉祚、索额图、安歧等人的收藏纷纷归入内府。
此卷现存的面貌除了包首破损被更换过,其余大多保留了清宫原来的装裱,签条、前隔水、引首纸、以及后面拖尾的纸张都是清宫特有的材料,前后隔水保留了原装的云鹤纹绫子,这种云鹤纹绫子在梁清标、耿昭忠旧藏中经常使用。
而以上对比的诸卷,也都是清宫原裱,以下是《人马图》、《张果老见明皇图卷》装裱面貌。《五王醉归图》还随附有宫廷原装玉别子。
然后他接着分析解说纸张。
年份鉴定是古代书画鉴定中最复杂最难的,无破坏性的鉴定方式,一般凭经验,凭眼力,有经验者主要看材料、包浆、绘画风格。
材料到代也未必就绝对是真迹,因为不排除后人也可能用古代材料作伪,但材料不对则肯定不对。
并非每一种材料都可以准确辨识,但幸好《五王醉归图》用的纸是相对容易辨识的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