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毕竟林平并不是只“假大空”的讲述大道理,他旁征博引,穿插着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和名人事迹,听起来妙趣横生,一点都不枯燥无味。甚至中间还穿插着从王新明那里学来的社会现实和毒鸡汤,让学生们时不时眉头紧蹙,但却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社会发展的这么快,不学习总是要被淘汰的。你们父母那一代高中生就能牛逼,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而随着教育普及,现在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基层学历,研究生开始像之前的大学生一样普及,博士也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的你们要想进入城市,在城市里生活,就必须要学习,或者拥有一项不会被科技发展而淘汰的手艺技能。”林平最后总结性的说道。
“老师,什么是研究生?什么是博士?”有个女生天真的问道,在他们的认识里,大学生就已经学历的顶端,是遥不可及的高峰,但不知道大学生其实只是个开始。
林平笑着给这群学生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讲了一下各层学历,从幼儿园讲到了博士后。
这时卫一森开口问道:“老师,您说在城市里生活就必须要学习,那不学习进了城市里就没法生活了吗?”
林平笑了笑说道:“是的,不学习的你们到了城市里,那不叫生活,那叫生存。”
“老师,生活和生存有什么区别?”卫一森又追问道。
“生存,就是你无法做出选择;生活,就是你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在诸多的选择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林平先是简单的说道,但是看学生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林平想了想又说道:“为了活着的所需整日奔波不敢停歇,扛着巨大的压力去工作,为了赚钱,一点自己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都不敢奢望,甚至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犹豫再三不敢花钱去买,这就是生存。而生活就是可以抽出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有余钱买下来,衣食无忧而有所追求。”
这时一个学生开心的说道:“那老师,我感觉我现在就是在生活啊!”
这个学生说完,也有几个学生同感点了点头,对于他们来说,无忧无虑没有压力,既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学习压力,从未把考上大学当上人生目标,想的可能只有“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种可能确实也是生活的一种,朴素的生活。
林平看了看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