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谓。你一心为朝廷分忧,可惜啊,你父亲根本不领情。”
她面上带着嘲讽,既是在嘲笑永泰帝,也是在嘲笑萧成文。
做人,不能太天真。
萧成文并不失望,而是细细询问,“母后能否详细说说父皇当时的反应。”
陶皇后微蹙眉头,显然不想回忆起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见萧成文坚持,她才开口讲述。
萧成文听得很认真,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反复询问。
问完后,他反而笑了起来。
“母后之前说儿子是白费功夫,父皇并没有听进去那些建议,但是儿子却不这么认为。儿子反倒觉着,父皇正是上了心,认可了母后的建议,才会大发雷霆,说出诛心之言。”
陶皇后闻言,不由得紧皱眉头。
“本宫和你父皇二十几年的夫妻,本宫比你更了解他的脾气。”
萧成文却摇头否认。
“母后只是了解父皇的过去,却不了解现在的父皇。自从平息了诸侯王之乱,母后难道没发现父皇明显变了吗?以前,父皇能沉得住气,能舍得下面子,懂得韬光颜悔,缓缓筹谋的道理。
而今,父皇变得急功近利,好脸面。当着母后的面,他怎么好意思接纳那些意见?他必然是恼羞成怒,驳斥,怒骂,方能掩饰内心的不堪和尴尬。”
陶皇后皱眉深思。
萧成文继续说道:“父皇也意识到,必须提起屠刀,大开杀戒,方能成事。只是,这件事风险极高,要么不动,要么一击必中。母后说破此事,他若是当场接受建议,万一传到朝臣耳中,必定引起轩然大波。不如厉声呵斥,不留情面,以此蒙蔽他人。母后若是不信,不如等几天,父皇定有动作。”
陶皇后心情不太明朗。
如果事情后续发展,被大儿子说中,这就意味着她对皇帝的了解是片面的。
这很危险。
皇帝变了,而她的思维意识,还停留在过去。
对皇帝的判断,同样停留在过去。
这很要命啊!
一个判断错误,就有可能引来家族覆灭,引来杀身之祸。
陶皇后沉默不语。
萧成文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