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二章 看,这是一个笑话(2/4)

四人身旁后,黄昏和吴与弼站到了吴溥身后,默然无声。

    大人说话,小孩不插嘴。

    吴溥年近不惑,一身青花儒衫,极有读书人风气,面目清和,以询问的眼光微微看了一眼黄昏,黄昏点点头,示意没事。

    还有三人。

    皆是而立之年的读书人,一人居客位之首,另一人居下;还有一人,相貌略有些寒碜,坐在吴溥下位。

    三人皆着儒衫,颇有读书人的儒雅之气。

    黄昏心怀澎湃情绪复杂。

    自己正在目睹建文四年的这一场密谈。

    在波澜壮阔的1402年,这场密谈算不得什么大事,但绝对可以在史书里提上一笔。

    到吴溥家的这三人……

    解缙。

    胡广。

    王艮。

    身份高一些而居客位之首的那位,应该是今后将会编撰《永乐大典》的解缙,这是个大才子,太过有名。

    坐在他下手的则是胡广。

    和吴溥并坐的是王艮,他和吴溥关系最好。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胡广和王艮并不比解缙差。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高考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胡广、王艮比起来,有点差距。

    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高考的文科状元、榜眼。

    第三名叫李贯,也是江西吉安府人。

    建文二年的头三名被江西吉安府包揽,成为一段佳话,当然,仅仅是江西的佳话,远远比不上宋朝嘉佑二年的千古第一榜。

    解缙、胡广、王艮都是建文帝的近侍,深受信任,而王艮是比较特殊的,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最有理由对建文帝不满。

    因为在建文二年的那次科举考试,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王艮在殿试中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但建文帝看见王艮后,觉得这位相貌略微寒碜了些,作为今年新员工代表的话,恐有损公司形象,于是把新员工代表的位置给了胡广。

    所以论才学,王艮居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