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红夷大炮,葡人火枪(2/3)

现在的天启帝听到这个消息时,依然兴奋激动地难以言表。

    这正是他要做的事情,既然已经提前做了,那他就接手过来,继续发扬光大好了。

    “葡人的火枪呢,是否也会派一队火枪手前来?”朱由校急着问道:“还有葡人制造铳炮的技师,聘请到了吗?”

    徐光启躬身奏道:“陛下旨意下得稍晚,葡人还要作些准备。钦差孙学诗将留在澳门,继续完成陛下交付的使命。”

    朱由校点了点头,对徐光启问道:“军器监所造鸟铳的质量问题,可找到了根结?是铁质,还是冶炼,或是打造方法有问题?”

    徐光启有些犹豫,但还是如实奏道:“据微臣考察分析,军器监所造火器质量不佳,最主要的还是匠户制的弊端。”

    停顿了一下,徐光启继续说道:“万历年间,武英殿中书舍人赵士桢曾有精僻分析,臣已总结写成奏疏,明日呈上御览。”

    “明日?”朱由校皱了皱眉,问道:“奏疏可曾带在身上,现在便给朕观瞧。”

    “今日乃陛下大喜之日——”徐光启迟疑了一下,说道:“是以臣未带奏疏。”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徐卿可大概说一下,朕对这匠户制度的弊端,也有所了解。”

    徐光启见少年皇帝如此急切,可见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心中甚是欣慰,斟酌了下字辞,尽量用通俗的话进行了简短说明。

    赵士桢是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专家,在一生中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还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关于火器研制开发、使用训练等方面的论著。

    而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赵士桢能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相并列,是相当牛逼的人物。

    在《神器谱》中,赵士桢将鲁密铳、鸟铳、西洋铳、日本铁炮进行了比较,发现鲁密性能最优,西洋铳排第二,日本铁炮排三,鸟铳垫底。

    在研究火器的过程中,赵士桢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明朝军用正版鸟铳的性能反不如民间盗版鸟铳,后者出口到东南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经过分析,赵士桢找到了其中的原因,认为中国并不是造不出优良的火器,而是由于愚蠢落后的制度。

    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这句话道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