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酿酒需要大量的水,秋露量少,再多亦有限,既是酒楼里卖的,自然不止是一坛子,又不似妙玉的梅花雪,五年才得一瓮。
古书有言,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诸名。农历十月间大量制作,农家俱可为之。就算是明代士子之酒普及乡间,也是好事一桩。不过,以“秋露白”之名,能想象酒之酽白甘香,又合秋露之季节,实在很美。
既然郑家贤能找到此家酒楼,闻香而来的自然不止他们一行人。
等方铮几人到时,大堂内已经坐满了人,放眼看去,多是有书生气息的。
“掌柜的,可还有空桌?”郑家贤上前问。
酒楼里上到掌柜的,下到跑堂伙计,都忙的热火朝天。
“客官,实在不好意思,本店已经没了空桌。”掌柜的亲自来解释,今日已经有许多人过来问了。
郑家贤失望地叹口气,“看来咱们今日没有口福了。”
乡试之前他便发现了这家酒楼,当日他不敢跟方铮提及,自己也只买过一小坛,回去喝了一口,余下的都给了书童。
那一口让他至今就回味无穷。
方铮几人不馋酒,自然理解不了郑家贤的遗憾,几人正要转身离开时,大堂内有人试探着问了一句:“这位可是方公子?此次乡试解元?”
昨日状元楼的一幕到此时还有人津津乐道,虽然少有人知晓方铮的长相,不过郑家贤出门的时候比较多,他们是知晓方铮跟郑家贤是同乡,且关系好。
郑家贤这身段可是显目的。众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方铮颔首,“正是。”
荆州解元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学子摘得,几万考生,没有不想知晓方铮到底是何许人的,只是方铮平日出门少,往日便是有人见过,也不知晓此人便是方铮。
今日难得有机会,这些学子自然不愿错过,开口询问那人起身,朝方铮抱拳,“方公子若是不嫌弃,可以跟我等挤一挤,尝一尝这聚贤楼的秋露白。”
秋露白可是极好的借口。
“不用。”方铮摇头,哪怕再好的酒,与他来说都不是非尝不可的。
那人有些失望,只能讪讪地落座。
方铮抬脚离开时,身后又传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