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多是学子,往年进京的举子多则有四五百,少也会有三四百,今年额外开了恩考,人也不少,按方铮猜测,最少应当会有五百学子进京。
这五百学子听着是不多,若是聚集在一处就不少了。
已经中举了,谁不愿更进一步?
哪怕考不中进士,若是能跟赵家二公子,或是韩家小公子说上话,那也是幸事一桩。
学子越来越多,时不时就有人朝角落里看过来。
实在是这两个位子太过出奇,昨日还没有,且龚强一看就不像是学子,状元楼虽没有规定只让学子进门,可这段时日一般客人都极少进门,他便是进门也插不上嘴,有些时候甚至连这些学子的话都听不懂,这样更是羞臊。
龚强就显得另类了,从没被这么多视线若有似无地打量着,龚强不安地挪了挪凳子,“三郎,要不我先出去等你?”
他担心自己会给方铮丢脸。
“无需,我们坐坐便走。”这些学子有的已经开始小声交谈,他们都是相识于状元楼,觉得投缘的就相约时常相见。
乡试自是无法跟会试相较,他们多数都是头一回来京都,对往年会试考试内容虽都有了解,可谁也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出人意料,这些学子交流心得,集思广益,想着对自己总有用处。
当然,有些东西还是不能分享的。
这些人相互交流,却又有隐瞒,看对方时,眼神就有些闪躲。
坐在方铮跟龚强旁边的客人声音更小,生怕被方铮听到,他们一边交谈,还一边警惕地看着方铮。
龚强不像学子,方铮却是妥妥的举人。
方铮忽觉得厌烦。
与其在这里浪费光阴等着那两位公子,倒不如回去多陪陪娘子。
就在方铮准备离开时,一个书童打扮的年轻人进了状元楼,他径直走向二楼。
大堂内的人纷纷望向这小厮。
小厮上去之后又很快下来。
等小厮离开后,大堂内的议论声大了些。
“什么?今日赵二公子不来了?”
“是,赵二公子的书童特来与宋公子说了。”
“实在是可惜。”
“谁说不是,赵二公子学问渊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