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碗筷,冯轻照常去了灶房收拾,将空间留给兄弟二人。
龚强准备回清丰县一趟,铺子里的事就要交给方铮,他担心自己忘记一些琐碎的事,干脆想到什么就跟方铮提。
今日他便将账本跟这一年赚的盈余都拿来给了方铮。
“这账本你先放着,等考完了第三场再看,银票你跟三弟妹收好,我琢磨着再赚个两三年,咱们说不定就能将铺子开到主街上去。”
同样的绸缎,主街上卖的就好多了。
“这倒是不用着急。”他羽翼未丰,哪怕开到主街,也护不住铺子,方铮抽出其中一千两银票,递给龚强,“强子哥,这是你的。”
“三郎,我知晓你的意思,我现在也用不着这么多,都先留在进货。”铺子的分红他会收,不过铺子还小,能流动的银子不算多,他又不需要,等过几年铺子做大了再说。
方铮思忖片刻,从中抽出了三张,“总不能空着手回去,来回路上也要花费,强子哥莫要推辞。”
“我自己也有几十两,足够的。”龚强说:“你们在京都需要花费的多,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我再拿一百两。”
方铮没再拒绝。
拿了银票,龚强便离开,他知晓三郎跟三弟妹三日不见,定是有许多话说。
自打方铮回来,冯轻嘴角的笑就没消失过。
她攒了三日的话,开始絮絮叨叨地跟方铮说。
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最忌讳的就是无话可说,不管何种缘由,一旦无话说,渐渐也就没了感情。
这古代讲究的是举案齐眉,却不适合方铮跟冯轻。
冯轻知晓她刚与方铮确定感情时也有过不成熟的时候,两年下来,他们之前虽无轰轰烈烈,却也是细水流长,她能从方铮眼中看到自己,而她自己也确定满心都是方铮。
两个人一个愿意讲,一个愿意听,这就足够。
这一夜,两人说了足足两个时辰的话。
直到隐约听到了鸡鸣声,冯轻才有些困。
她熟练地在方铮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闭上眼,很快入睡。
就着朦胧月色,方铮盯着娘子瞧,怎么都看不够。
确定娘子睡熟,方铮小心起身,穿好了衣裳,出了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