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坑舅的外甥(3/4)

达的时代,不可能天南海北的到处认识朋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讲,最值得信任的,还是同族中人或是本土老乡。

    无论古今,老乡这个词都会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吾儿,为父给山阳郡那边置书,聚族中英才至襄阳,共保荆州,至于族外可用之人,为父虽揣摩出了几个,但觉的尚不足够。”

    刘琦问道:“不知父亲都召谁来荆州了?”

    刘表慢悠悠地道:“族外中人,为父目下想到的有十人,但其中可堪大用者只有两人,一是咱同郡伊氏的俊才伊籍,此人有辩才,雍容有风仪,以礼见世,为父想让此人来襄阳,并卓其入蜀去见刘焉,促成结盟之事。”

    刘琦闻言恍然的点了点头。

    那位以雍容才辩而著称的伊籍,原来也是自己的同乡,看来他和父亲还是有些交情的,而且刘表对他似是颇为赞许。

    不过想想也是,历史上的伊籍曾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制定《蜀科》,能够参与制定一国律典的人物,必然得是通晓当下时势要务,熟悉民生,通晓政法,且善驭民的实干派。

    且据说此人善辩,让他入蜀去说刘焉,确实是不错的人选。

    看来刘表真是用心了。

    “另一个位是谁?”刘琦随问道。

    刘表露出了笑容:“另一人,你亦熟悉,便是汝之表兄张允。”

    刘琦的脸瞬时间沉了下去。

    张允是刘表的外甥,亦是刘琦的表兄。

    这家伙倒是颇有军事才干,就是做人太差劲。

    据刘琦分析,历史上的刘表本期望张允能够替自己掌管宗亲之军,用以增加筹码,但张允这墙头草居然拿着他舅舅的赏赐,站队到蔡瑁那一边去了。

    这直接导致刘表平衡荆州军事势力的计划流产,蜗居在南郡而无法展足,甚至不得不起用张绣和刘备这样的二级代理用来制衡荆州本土士族。

    天底下哪有这么坑的外甥!

    不过,历史上虽没有记载蔡瑁和张允最终的结局,但刘琦认为他们并没有得到善终,毕竟针对蔡瑁和张允二人,曹丕曾作出了:“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的评语。

    并将他二人与吴匡,张璋,审配,郭图等人并列,针对另外四个人的可悲下场和曹丕对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