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古代厕纸(转)(2/4)

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

    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

    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

    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

    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o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o~73o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o.5-o.8、厚o.5厘米”[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