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中华”的由来(3/5)

说,从龙山时代(公元前3ooo年至公元前2ooo年)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王权和国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僚体制、工艺技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开展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对于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是十分有用的。

    这位学者强调,在国外学术界,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中国夏代及其以前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抱着极大的怀疑态度,否认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认为中国的历史只能从商代开始计算。而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复原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对展现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纠正对我国古代文明存在的各种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他表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一般是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开化的肇始,国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文献中对于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载非常简略,目前,尚难以将其视为信史。因此从考古学上探索黄帝、炎帝时期至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揭开千古之谜已到时机

    权威专家们认为,目前,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的研究已经具备了条件。对文明探源来说,现在是“应该解决,必须解决而且也是能够解决的绝好时机”。

    李学勤指出,作为我国“九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五年时间,多单位、多学科两百多位学者的共同努力,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并公布了阶段性成果。这为新世纪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开拓了一条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途径,提供了宝贵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巍指出,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已经七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夏商周时代的都城、居住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的发现及大规模发掘,使我们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及其文明发展脉络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东北及西北地区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大量遗迹和遗物,使我们对夏王朝成立之前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也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