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佛门六僧(1/12)

    第六十六章 佛门六僧

    缓缓睁开双目,我向面前六个露出凝重神色的六个老僧微笑颔首道:

    “小子笑行天,见过六位老和尚!”

    原来就在自己完全沉浸在精神外放的快感之中,漫天杀意逐渐凝结的时候,相继被六道安宁,祥和的佛意所扰,经过一番无意识的争斗,立地顿悟,意识重新回归本体。

    就在那一刹那,种种印法犹如百川纳海,殊途同归,又宛若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脑际。一法通,万法通,无人无我,梵我合一。

    九字真言与各种印法于我再也不是什么秘密,自己的佛门武学,终于也臻至大成境界!

    “小子答我,何为禅心?”

    说话的是最左边一位年过百龄的老僧。他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的长须垂盖隆起的肚腹。两目固是神光电射,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我微微一笑道:

    “‘月色松涛总是闻,禅心妄想圣凡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佛语有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善友难遇。’佛性禅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并非可向外界求得。道信可满意否?”

    那老僧单手问讯,一点也不因被直呼其名而动怒,呵呵笑道:

    “小子果然身俱道眼佛心,一猜便准,一说便中,老衲禅宗道信有礼。”

    这番话前两句主要是指在皎洁的明月与稀疏的松柏声交相辉映的奇异空间里,凡人看到的明月是明月,听到的松声是松声,而禅者看到的和听到的却不仅仅只是这些,他们还看到和听到了开天辟地以来的宇宙真理。所以才有禅心与妄想之分,圣人与凡夫之分。

    后两句则指出虽然身在凡尘俗世,但重要的是不迷恋其间。“此意如何把似君。”更是指出这种禅者自悟的心境与深意是不可能向他人展示或是诉说的。一切都要靠本心去体悟,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境界就在与此。

    与道信一问一答,极具禅理。尤其最后点出道信的身份和禅宗的中心理念,玄妙异常。

    其实,我早就从鲁妙子那里对四大圣僧的面相,性情有了大概了解,再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