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佛门六僧(3/12)

   “木末芙蓉华,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青山绿水是我家。’”

    帝心又缓缓道:

    “笑施主既然如此超脱,为何却又言行不一?须知入世即出世,执着则非执着,全在乎寸心之间。施主只要一念之变,将可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幸甚,苍生幸甚,施主意下如何?”

    我再度苦笑道:

    有与无,非在身外,而在本心,如心与宇宙万物同体,那么芸芸众生,花开花落,即使闭目也如亲见。此时,有人无人,有花无花,皈依与否,一切皆如是。

    更何况‘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小子愚见,和尚以为然否?”

    这番回答主要是说住在哪里,皈依与否皆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有佛,即使身在红尘,也可住在菩提里,住在清净里,住在无我里,住在无为里。

    最后四句中前二句更是嘲讽一些人虽持戒坐禅,但实际上不持戒不坐禅,因为不断妄念,即使兀兀如枯木,也终不可能见性成佛;后二句则谓尽管每日以浓茶几碗过日常生活,虽未坐禅,但心中想到的还是要像锄头锄草一样去掉妄念。这样,即使是平常生活也一样可以见性,可以成佛。喻指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好,一样可以找到真如,立地成佛!

    “笃!”

    随着突如其来的木鱼声,我净如止水的心境忽然一阵悸动。

    只见一瘦似枯竹,脸孔狭长,双目似开似闭,左手木鱼、右手木槌,有一种难以言谕的得道高僧风范的老僧开口道:

    “笑施主词锋犀利,语含禅理,老衲佩服;观汝行,闻汝言,笑施主禅心未失,佛心尚在,何不远离魔道,洁身净心,则天高云淡,四海消遥,那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自在!施主又何必执迷不悟,恋恋不去?”

    我哈哈一笑道:

    “佛门里曾有段公案,一个信徒问一有道高僧道:

    ‘您是有道高僧,百年之后,您会到哪里去呢?

    有道高僧回答道:‘我到地狱去!’

    信徒大为惊讶:‘您这样有修为的高僧,怎么会坠入地狱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