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绕着太阳转,太阳呢,绕着自己的影子转——如同一只调皮的狗转着圈儿追咬尾巴。它在嘲笑我们的徒劳。
把压在胸口的墓碑掀开。不是为了醒来,只是为了翻一个身,做另外的梦。你在死后也需要自由。
潮水涨上来了,被淹没的礁石,暂时地屏住呼吸。我看不见它们,但能想像出它们忍受的表情。忍受已成为一种习惯。
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系列长篇校旱,使我重温了一种“慢”。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讲述,以及慢节奏的日常生活,使故事中的人物如同饲养在水族馆玻璃柜里的金鱼,不动声色地摇曳着绵软的尾巴。这种“慢”使许多琐碎、庸俗保留了下来。泥沙俱下非坏事,水至清则无鱼嘛。那时候的校旱,是一门耐心的艺术。
画面上只有一双拖泥带水、醉汉般东倒西歪的鞋子。但我可以想像出那没有被画出的农夫,干完了一天农活,浑身的骨头仿佛散架了,草率地脱掉鞋子,一头扑在床铺上呼呼大睡。不用再画其他了,这双鞋带松散的鞋子,足以勾勒出它的主人的睡态。
他梦见的那个陌生人至今还未诞生。而他无形中已成为那不存在的人精神上的父亲。
秋天的草原,绣花的地毯正在被拆线,为了来年能重新织一件……
我的棉袄多么暖和,里面装满白云。时间长了,白云脏了。变成了乌云。还是那么暖和。我忘掉了自己生活在棉花地里,仿佛已成为天堂的移民。在天堂,即使再穷,买不起衣服,也不至于裸体。我自始至终都穿着——一件白云做的棉袄……
肯定有一座地下樱孩厂,一夜之间,制造出这么多盗版的野花。
他并不怕死,他畏惧的是死后的事情。他相信自己死后仍然具有意识。只不过别人觉察不到他的存在。就这点而言,他认为一个死者其实比活人更为敏感:不仅会关心周围的同伴。还会关注那些未亡人。唉,死去——有时比活着更累!
上帝是我们最大的老板。信仰是一种劳务合同,意味着你乐意为其所雇佣。
深渊像伤口一样愈合。我们遗忘了昨天的堕落。疼痛,演变为一阵抓不住也挠不着的痒。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醒来之后,会需要并且呼唤那些在梦中远去的鹰……
这真正是他最后的晚餐:他含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