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需要推广,叫更多的武林同行了解,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就含笑答应了洪百川,结果:洪百川败。
其实洪百川败的并不服气,要说以这矛盾老人这么大的名头洪百川败了,自己倒也心甘,但可惜的是这矛盾老人根本没有和自己过招。
矛盾老人初到北平自知虽是比武切磋,但一真的动起手来,拳脚无眼,难免会有一方受伤。于是和洪百川提出了文斗的请求。学武之人都讲究下盘要稳,矛盾老人提出和洪百川比试扎马步的功夫,看谁扎的时间长,谁就取胜。洪百川虽然心里面不情愿,但是客随主便,再说矛盾老人这么大的名头,要和自己比试习武的基本功儿,也算是看的起自己,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结果马步扎的没有矛盾老人时间长,扎的没有矛盾老人稳,自然也就败了。
洪百川哪里知道,站桩其实是意拳的精髓。一面站桩,一面试声试力,意拳就是这么炼成的。别小看了这站桩的基本功夫,试想万丈高楼不可无地基,只有练好了站桩配合上调解气息发声,也就是意拳讲的试声,才可以养出内气,也就是意拳讲的力。意拳练的好坏,大半是看这试声试力练习的到不到家,够不够火候,体内的真气存的够不够足,至于那些武功套路,意拳甚至从来不练。
洪百川回到了家里,心里这叫一个懊心。扎马步败了,这算是什么?洪家祖辈传下的拳法,那都是讲究个拳不离手,为了振兴镖局,洪百川更是日日夜夜的勤加练习,每天别人练三、四个钟头的拳,洪百川就练六、七个钟头的拳,自己的体力能举几下4o斤的石锁,他就举6o斤的石锁。如今洪百川虽已是年近半百,但力气却比得上两个壮小伙子加起来,这几路洪家拳法,洪百川更是打的出神入化。今天怎么就扎马步输给了矛盾老人呢。洪百川心里想不通。
第二天,洪百川叫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又去登门拜访矛盾老人,这次上来就要求和矛盾老人过招,说上回比试扎马步不算,真的和人动起手儿来,这扎马步站桩什么的,不一定能派得上用场。所以只有过招才能分出胜负。矛盾老人笑了一笑,对洪百川说既然马步站桩打斗时候派不上用场,闪躲的灵巧就一定可以派上用场了。于是提出自己和洪百川都用青布蒙眼,叫洪百川的两个儿子,各手拿一把石子儿,分别去丢自己和洪百川。结果洪奎手里的石子,一个也没有丢到蒙住了眼睛的矛盾老人。洪武手里的石子儿,却一个没少,直到最后一个石子丢出,都打在了洪百川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