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无本的买卖。几十万包衣们砍来深山里的木头而已,他付出的顶多就是一些粮食和砍伐工具罢了。
因为时间不算长的关系砍伐出来的木材不算很多,不过过百万方的原木还是有的,价格方面也是在每方千元左右。这就是至少十亿的资金入手。
而且这些木材会一直源源不断的砍伐,随着日后占据朝鲜东瀛,还有东南亚等地之后更是有着近乎无穷无尽的森林资源以及劳动人口。所以这将会是一项长期性的收入。
燕飞购买的种子的确是要付现钱,因为春耕急等着用。不过后续的化肥尿素还有农药什么的暂时不着急,可以等待后续的木材出售直接从国内转账购买。
当然了,并非每年都需要这么巨大的投入。
第一年的收成出来之后种子方面就可以直接保存下来,省下一大笔的开销。而化肥方面燕飞已经开始将大量的资料在军中众多的补习班里进行传授。当然都是一些土化肥的制作和使用方式。
虽然不可能和现代化的化工厂相提并论,但是也足以大幅度提高这个时代的农产品产量。
在十七世纪建设化工厂的念头燕飞也有过,可多番思索之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首先是没有足够的人才,这个时代里除了燕飞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有相关方面哪怕是基础知识的人存在。都不说那些复杂的化学公式什么的了,这个时代的人之中能懂数学的都是凤毛麟角。
除了没人之外,无论是开建合成氨还是制造氮肥都不是开建一个工厂就能解决的事情。那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整个体系以及上下游的原料供给才行。
化工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单纯一个工厂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开设小厂的话产量有限,面对整个国家以及未来庞大的殖民地需求完全就是杯水车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能够得到的却很少,燕飞最终干脆放弃了计划。
卖木头之外,燕飞还出手了从沈阳城内缴获的大量贵重金属。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满清多次洗劫大明北方各地。每次都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整个大明北方的财富几乎都被满清劫掠一空。而这些财富之中绝大部分都是被集中在沈阳城内。
随着燕飞攻破沈阳城,这些从无数华夏百姓手中抢来的财富就回到了燕飞这位炎黄子孙的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