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的妇人,发现了河对岸的朝下士兵,吓得落荒而逃。
此举引起了朝鲜士兵们的兴奋,在河对岸大呼小叫。
很快。
出现了陌生的士兵,引起了附近的注意。
不时有骑手达到此处,观望对面的士兵,朝鲜士兵得到命令,拉弓射箭逼退河对岸的骑手。
朝鲜士兵突入到了汤河,这个军情紧急送往了辽阳。
辽阳乃重城,绝对不容有失。
一边派人去告知皇台吉,一边收拢各地的蛮丁,严守辽阳城,紧闭城门。
至于出兵攻打河对岸的朝鲜军,辽阳不敢冒险,本来就没有多少兵力,如果辽阳失落敌手。
海城前方的蛮族大军将陷入绝境,弹尽粮绝,谁都不敢赌。
这个军略,优点是保证了辽阳不是,缺点是地方上对汉民的管控,陷入了低谷。
蛮族的骑士退走了,零星的汉民,有胆子大的来到河对岸,问话对面是否金江镇的人。
权申旭不但懂汉话,还会些汉字。
军中有两千五百驻守镇江多年,为金江镇效力的朝鲜军,这些士兵大多都学会说口语。
因此双方隔着大河,对喊起来。
汉民得知是为金江镇效力的朝鲜军,管他是哪里的兵,只要是金江镇的就行。
立刻引发了河对岸的激动,一个个汉民开始拖家带口的,开始试探渡河投奔对岸。
蛮族占领辽东的时候,因为管控力不足,所以把各地的大户,百姓都迁移到腹地。
辽阳,沈阳一带的辽民人口密集,而且村落中的蛮族人口富裕。
现在随着蛮丁的离去,各处的蛮族都收到了报复,辽民牵走,拿走被蛮族抢去的物资。
带着牛羊,粮食,拖车络绎不绝的聚集到了河边,成为了一个乱糟糟的庞大场景。
权申旭见此,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平辽侯看重百姓,如果他收拢这些百姓,就算他后面没有寸功,平辽侯也一定会重赏他。
因此权申旭派了朝鲜军渡河,到河对岸扎营,即防守蛮族的攻击,又组织辽民过河。
有了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